【网络媒体“走转改”】追寻长征精神 展望脱贫攻坚 长征路上奔小康

13.09.2016  13:43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游飞) 9月10日—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来到雅安,沿着红军曾经的长征路线,石棉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芦山县原红军第三十军指挥部旧址、宝兴县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追寻感悟红军长征的大无畏精神。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新媒体和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近60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一路不仅追寻着红军精神,还亲身见证了这些红色革命圣地脱贫攻坚的喜人变化。

从1935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进入今石棉县,至1936年2月底红四方面军撤离宝兴县,红军在雅安市范围内历时9月余。其间经历了强渡大渡河成功和翻越第一座雪山夹金山的伟大创举;还在天全、芦山、宝兴一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抗日救国会等,为革命取得成功播下了火种。

石棉安顺场地处大渡河中游,为兵家必争之地。1863年太平天国时期,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红军17名勇士于5月25日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大渡河,红军自此胜利北上。从此,安顺场便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载入史册,名扬中外。

安顺场曾经是典型的中高山少数民族贫困村,这里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普遍不高。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焕然一新的改变。如今行走在安顺场,一排排别具川西风格的新房错落有致,农家乐、旅店、小卖部等商铺林立,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分别题写碑名和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与川西古镇相得益彰,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如今,安顺场已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观光、阳光休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向八方来客传递伟大的长征精神。据安顺乡乡长史呷介绍,2008年以前,安顺乡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已达到9300多元,而安顺场所在的安顺村人均年收入甚至达到9700多元。

“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9月11日,站在第三十军指挥部旧址,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唱起这首荡气回肠的《红军诀别诗》,令现场所有人为之激情动容。

第三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芦山县龙门乡古城坪村袁国聪等家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方面军旧址群的一部分。原址为穿逗式木结构的三个四合院,总面积2660平方米,因遭受火灾,现仅保存一个四合院。67岁的骆朝群老人已经在这个四合院住了46年,三个儿子都已经搬进了在其他地方修建的新房,但老人一直不舍得搬,不经意间成为了红军文化的传承人“这里经常会有游客来瞻仰追寻红军精神,我住这里可以给游客讲述上辈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还可以保护这块红色旧址。”

芦山县龙门乡的红星村,地处“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第一书记何平表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更要发挥红军长征的大无畏精神,只有用不怕苦不怕累、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脱贫也不能只是慰问帮扶,而是要进行造血帮扶。”何平介绍,红星村通过“借鸡生蛋”等产业帮扶行动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借鸡生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企业提供鸡苗和技术,产下的蛋由企业负责保护价回购。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户均增收上万元。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挺进宝兴,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翻越夹金山的征程中,红军将士们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斗争,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征服巍巍大雪山继续北上。文献记载,红军三越夹金山的过程中,在宝兴一共战斗了四个多月,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为壮丽的红军长征史诗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如今,在夹金山保护区内的硗碛藏族乡,毛泽东和朱德的旧居还保留在此,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那段峥嵘的岁月。

硗碛藏族乡位于夹金山南麓,位于宝兴县北部,北与阿坝洲小金县接壤,距县城57公里,距成都267公里,全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却一直是个贫困乡。

近年来,硗碛乡的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尤其境内的嘎日村,一改往昔的落后局面,迎来崭新面貌。这都得益于嘎日村连通当地高山牧场和达瓦更扎观景平台的道路。嘎日村的群众将这条全长19.5公里的路称之为“通天路”。

“再苦也比不过红军翻越雪山苦,2013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民们投工投劳,修通了‘通天路’”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说,“路通后,牛羊的价格卖得更高了,来达瓦更扎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很多人家里搞起了旅游接待,最多的一个月就能挣到上万元,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