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发展 新村开讲财富“故事”
种了大半辈子菜,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汪家村的村民如今“从头学起”——不施化肥喷牛奶,用桃树叶泡水来杀蚜虫,据说这是有机蔬菜的搞法。
与汪家村相邻的高院村,一个本地的明学川芎专业合作社正在谋划“大生意”——今年计划建一个中药饮片加工厂,提升附加值。
两个村在土地上的探索,都有同一个背景。新农村新而不“空”,产业是核心的支撑,近郊农村希望通过“一三互动”,实现产村相融式的连片发展。
□记者 刘莉
专业合作社亮出“大手笔”
6月,高院村的“百草园”内,一批铁皮石斛正在大棚内培育,这是新都区明学川芎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引入的品种。“铁皮石斛的市场价格较高,量产将实现可观的收益。”合作社的理事王建说。
新繁镇有种中药材的传统,过去,明学川芎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后再销售出去。这两年,合作社开始“试水”当业主,“百草园”项目流转了约1000亩土地,对中药材进行驯化和种植,有铁皮石斛、川芎、大蒜、麦冬、厚朴等百余个品种。
眼下,明学川芎专业合作社有了新的想法——建深加工基地,占地20多亩的中药饮片厂,投资额高达2000多万。合作社开会讨论,提出5年内不分红,成员间意见不一,反对的声音不少。
但王建他们认为这件事值得干。2012年,合作社与成都菊乐药业公司合作,为美国安利集团供应大蒜,“每公斤卖价比市场上贵2元多,我们都觉得吃惊。”后来,王建跑到安利专卖店打探,惊人地发现,一小瓶大蒜素卖100多元,“深加工后附加值翻了几十番!”
王建认为,深加工还能避免中药材的价格“过山车”。以川芎为例,价格最高时卖过每公斤30元,但今年价格只有16元左右,合作社只有把收来的药材“囤”起来;而有了加工厂,当年产的药材当年就能变成现金,农民收入也更有保障。
目前,经过合作社“一事一议”,一些愿意参与的成员加入了进来,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产景一体,农区也是“大景区”
本地农民掘金忙,外来的“和尚”也在这里大展身手。
去年,成都尚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到新繁镇,在汪家村、高院村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农民把土地流转后,可以得到租金,同时也可以就地务工。”汪家村党支部书记钟秉志说。
其实,汪家村也有自己的品牌——几年前,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汪家滩蔬菜”商标,不过和“有机”比起来,效益就低得多。市场上,有机蔬菜每公斤价格能轻松超过二十元甚至几十元,且一般采用会员制销售,这让汪家村人很受触动,也对“现代农业、高端农业”有了概念。
在尚作农业看来,蔬菜种植只是计划的“前奏”,真正的“高潮”还没唱响——依托现代都市农业项目,产景一体、产村一体,形成第三产业的接待能力。这个片区已有先例:斑竹园镇的花香果居已经成为3A级景区,游客量每年达到40多万人次,精品农家院落从无到有,现在增加到20余家。
在新都区的规划中,包括新繁镇、斑竹园镇、马家镇、新民镇、军屯镇、清流镇等要按照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既要“一线一品”,又要串点成线、扩线成面,集中连片发展,整体推进一心三片72个项目建设:一心就是以花香果居锦绣田园连片发展区为核心,三片是指香飘田园萄醉天下连片发展区、八大农庄耘享庄园连片发展区、新九路都市现代农业连片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