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健康杀手”并不难 良好生活习惯最关键

31.08.2014  00:58

金沙讲坛

人民网成都8月30日电(邹红 实习生马珂馨)卒中(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四高”的特点,更是我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斯大林、丘吉尔、撒切尔夫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不是死于脑卒中。在今(30)日下午的金沙讲坛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单元主任郝玉曼博士从卒中的概念入手,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帮助观众掌握脑卒中自评方法,并就人们关于脑血管病的常见误区进行解析。

卒中(音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风”。在全球,卒中每年夺去570万人的生命。目前,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病因。郝玉曼告诉现场的观众,“卒中并不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将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以干预的,所幸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可以干预的,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个人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为卒中首要因素 专家呼吁发现症状早就医

高血压在我国是一个普遍性的疾病,至少有2.66亿人有高血压,且该病知晓率低。有研究称,通过降压能够减少的卒中死亡人数远大于冠心病死亡的人数。

控制血压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关键。”郝玉曼说,她提醒对血压不能只管某一时间点血压的高低,而应该了解自身一整天和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动态变化,对这种变化的把握,才是控制血压的重点。

在清晨,往往会出现“血压晨峰”,在这一时段,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峰值,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的卒中高发时段,值得格外关注和小心。

总的来说,血压控制的要点在于“长期达标,维持平稳”。

由于卒中没有发病的时候很正常,一旦发病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所以普通人平常都得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有个心理准备。郝玉曼教观众通过面部歪斜、一只手臂无力、说话含混不清等来做自评,同时有心人也可以帮着别人看看是否有以上症状,如果有的话一定得及时就医。

郝玉曼还告诉大家,生活中人们对卒中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年轻人不会得脑卒中,这是老年病;每年定期“输液”可以疏通血管,预防卒中;小卒中是小毛病不用住院吃药。

郝玉曼再三强调,“发现脑卒中的症状,越早就医越好,越快越好,千万不能拖。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单元主任郝玉曼博士

远离中风 控制盐摄入量很重要

身体健康的人比身体不健康的人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小80%。”郝玉曼说,熬夜、吸烟、不注意饮食、缺乏锻炼,这些都有可能诱发脑卒中。

吸烟与脑卒中有密切联系,它会导致血管功能紊乱甚至血栓。据统计,吸烟者患脑卒中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6倍。而被动吸烟者也受害不少,郝玉曼介绍道,“一个病人才三十出头,脑中一根血管堵塞达95%以上,原来都是常年吸丈夫的‘二手烟’惹的祸。

在饮食上,郝玉曼向观众们推荐“地中海饮食”,就是以五谷杂粮、新鲜水果、低脂乳制品、豆制品、鱼等为主的清淡饮食,控制钠、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控制钠(Na),就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国际规定的人均盐的标准摄入量是6.1克/天,“一个瓶装啤酒盖平平一盖的盐就差不多是这个量。”郝玉曼告诉大家了这么一个小窍门。但是,一个人每天并不是只摄入做菜撒的盐,酱油、豆瓣、泡菜、咸菜等等食物中都有盐的存在。

此外还要多注意适度的运动,运动的好处有许多,仅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防止复发而言,它有利于控制血压、降低坏胆固醇。郝玉曼建议:“每周运动三到四次,每次三十到四十分钟有氧运动,对身体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