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进出口货物实现全域通关“水陆空”全覆盖

23.10.2014  11:42

    这标志着四川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对破解区位劣势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全域通关实现全省覆盖,这标着我省进出口货物通关水平再上新台阶,便捷的通关模式实现“水陆空”全覆盖

    更高的通关效率

    更短的通关时间

    更低的通关成本

    昨(22)日下午5时,一辆满载电子元器件的海关监管货车在电子卡口进行数据智能对比,几秒钟后缓缓驶离机场口岸监管区,径直驶向遂宁的企业厂区。与往日不同,该批进口货物减少了向机场海关申请转关、海关审核、载货登记、运抵遂宁向遂宁海关办理转关核销等10道通关手续,也就相应节省了不少通关时间和通关费用。这是因为成都海关全域通通关模式昨日起全区域覆盖,该批货物就是遂宁市通过全域通模式从成都双流机场进口的第一票货物。

    而随着全域通关实现全省覆盖,这标着我省进出口货物通关水平再上新台阶,便捷的通关模式实现“水陆空”全覆盖,带给企业的则是更高的通关效率、更短的通关时间、更低的通关成本。

    全省联通

    全域通昨日起实现“水陆空”全覆盖

    “这标志着自2012年开始启动的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即实现四川全区域如一关。”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称,全域通四川全境联通,这种更加便捷的通关模式也就实现了四川全境及水、陆、空全覆盖。

    据倪藻介绍,为克服内陆地区通关环节多、流程长、口岸单位间信息流转不畅的困局,四川省政府于2012年指定成都海关牵头推进“全域通”建设。所谓全域通,就是依靠科技手段和模式创新,实现四川省内全领域、全区域通关一体化,其平台涵盖三大系统建设,即全域通关物流监管系统、集中联动监控指挥系统和企业通关物流服务系统。

    2012年开始建设的四川“全域通”,以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和物流的科学合理流向为导向,以信息的互联互通和通关模式的优化为途径,不仅仅是海关内部的一体化运作,还拓展至物流链条上各部门单位和仓储运输、货站码头、进出口企业的一体化运作。“全域通”平台的建成和全省联通,为四川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领域为一体”,四川迈入了通关一体化的第二步。倪藻称,接下来四川全域通将与长江经济带的通关一体化对接,进而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现在是实现了全省联通,今后将逐步实现全国联通。

    省时省钱

    累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2260余万元

    去年6月28日,成都双流空港与综保区之间正式启用全域通关模式;今年6月20日,全域通关模式拓展至青白江铁路口岸;今年9月,全域通关模式在泸州港、宜宾港、遂宁、绵阳公路口岸试运行,到昨日实现四川省全区域联通。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通关模式不断扩大实施区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红利”。那么,实施全域通关一体化,究竟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

    “首先是节约了通关物流成本,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称,自2012年8月以来,全域通关模式安全运行报关单17.2万票,累计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2260余万元,“还有许多节约的隐形成本和费用无法统计,例如企业的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等。”而且随着全域通关模式拓展,减少的企业通关物流成本数额还将更大。

    据测算,实施全域通关模式后,减少了10多个通关环节,减少大约46%的通关手续;通关物流时间则减少3-5小时,部分企业则要减少3-6天;节约成本方面,由于减少了转关费用、场地滞留费用等,每减少一份转关单节约通关成本135-160元,每标箱货物要节约物流成本300-1000元。

    其次,由于通关效率提升,可以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相比传统通关模式,全域通关模式取消了转关、监管车载货登记本、人工施解关锁等10多项手续。过去由于要在两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出口货物通常必须在下午3点之前在综保区海关完成相关手续,否则就很难赶上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的航班。由于取消了转关环节,车辆可以随时刷卡进货站交货,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出口,为“成都造”“四川造”以最快的速度销往全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企业赢得了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促进四川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通道,促进内陆口岸开放,推动口岸临港经济发展;推进四川进一步发挥‘两带一路’的纽带作用,促进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等。这些都是实施全域通关一体化带来的意义。”倪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