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等常委们强调:把握经济新常态 认真做好五件事

11.08.2015  17:05


 
    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今年两次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分别在多个重要场合,既对内也对外地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应对举措。记者梳理发现,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提升干部状态以及加强对外合作,是常委们强调的五方面工作重点。

  要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有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是开展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正如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今年以来,习近平等常委多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介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今年年初,李克强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说,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结构性改革。

  两会期间,多位常委也谈及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俞正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刘云山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王岐山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说,当经济总量的分母大到一定程度时,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太快,必然进入新常态。

  掌握方法  切合实际  主动适应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还要对路,并要有所作为。

  7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在一年前召开的那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而这一次,经济新常态仍是他讲话中的重点,但更加强调这种适应要主动为之。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指出。

  如何才能“主动适应”?在会上,他给出了几点说明:一是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加强政策落实;二是继续推进改革,勇于“”、善于“”;三是守住风险底线;四是加强民生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

  这种“主动适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也应是符合各地工作实际的。

  1月29日至31日,俞正声到河北省调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俞正声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3月25日至27日,俞正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他在指导当地工作时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就业为中心来谋划发展思路,着力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积极引领  寻求突破  探索新举措

  对于如何引领经济新常态,中央高层寄望各地积极探索,从实践中获取新经验。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浙江省调研时表示,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

  “改革”,是习近平给出的制胜法宝。“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他要求,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希望吉林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积聚新动能。”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吉林省调研期间提出。

  可探索的方面很多,创新金融手段、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即是其一。

  4月17日,李克强来到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着重谈及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他说,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调控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有新举措。

  “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有效,加大定向调控和结构性改革力度,在搭配组合运用好现有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根据需要创新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支撑。”在座谈会上,李克强指出。

  应对经济新常态  干部要有新状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领导干部“找准方向踩对点儿”,要有对应的新状态。

  6月30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他给县委书记提出的4点要求中,其一就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4月10日,李克强在吉林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

  在两会期间,刘云山曾提醒,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三个问题”、提高“三项能力”:要切实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提高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依法领导经济工作、妥善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4月11日至13日,刘云山在广西调研期间亦指出,新常态就要有新状态,就需要党员干部有更强的责任担当。

  对此,刘云山给出了具体要求:要把党建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推进,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用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在中央高层看来,新常态下的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4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对外开放必须要上新水平。

  所谓“要上新水平”,包括在努力推动外贸转型、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李克强指出,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中德经济互补性强,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德国的技术、研发能力等都有很强的竞争力,”5月7日,张德江在会见德国博世集团董事长登纳时说,“中方欢迎德国企业以及其他外资企业来华合作发展,并进一步为外资企业创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6月17日,刘云山在会见欧洲议会社会党党团代表团时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体量更大,为各国发展提供的机遇只会增多、不会减少。”3月22日,张高丽在第十六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讲话指出,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将进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更大规模地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