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阳、幻阳、过度囤药……如何度过疫情中的心理风暴
导致这些痛苦、抑郁等复杂情绪的并非是疫情本身,而是疫情的催化所带来的人们无法适应的改变
2022年12月24日,安徽淮南,安徽理工大学考点,考生在考场外进行最后复习。“我马上就要考研了,好担心自己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感染新冠。”
“如果我感染了新冠,不小心传染给有基础疾病的家人该怎么办?”
“感染后我被辞退了,好像生活的意义也同时崩塌了。”
……
胡馨怡默默地看着最近这些留言,就像一个树洞一样,装下人们的各种倾诉。
胡馨怡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联爱护心”公益项目的负责人,这个项目从2020年4月启动,旨在针对疫情期间的心理困扰,通过提供免费心理热线、一对一咨询、讲座培训等方式为公众疏解情绪。
项目转眼已经运转了三年。胡馨怡一路见证了公众情绪的高低起落,也敏锐地捕捉到最近的变化——2022年12月初疫情管控放开后,公益热线曾短暂地消停过一阵儿,然而仅仅过了一周,电话又一个接一个地响了起来。
最近,苏盈刚刚从一系列的情绪风暴中缓了过来。
疫情管控放松后,还在失业状态的苏盈高兴了好一阵子,觉得终于能线下求职了,未来机会可能会更多,就算感染了,也能熬一熬,三四天就能好。于是,她每天都热切地寻找各种面试的机会,每次出门都“全副武装”,做好各种防护,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但感染还是来得猝不及防。回想起来,是有一天楼上的一位老爷爷阳了,打不通救护车电话,她就帮着拨打了电话。即便戴着口罩跟老爷爷刻意保持着距离,她还是被传染了。
发烧的时候,她突然陷入巨大的焦虑和恐惧之中。刚开始她没有退烧药和抗原试剂,无从知道自己是一般感冒还是感染了新冠。后来,只好去医院开了药。但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她一直高烧不退,最难受的时候一整晚无法入睡,心里有种崩溃的感觉。而在睡不着的夜晚,她打开手机刷新闻,各种负面信息扑面而来,让她感到更为混乱和窒息。
好不容易熬过了高烧阶段,这时一家公司邀约苏盈面试。她忍着“吞刀片”式的嗓子疼,一边打起精神去面试。在回家的路上,她觉得整个脑子都不听从指挥了,很多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只是感觉笼罩在一大片抑郁之中。
幸运的是,苏盈顺利通过了面试,这是她三个月来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她开始收拾行李,搬到离公司近一些的地方,准备好好去上班。但就在这个时候,苏盈突然感到胸闷,喘不上来气。她再次来到医院,医生告诉她这是新冠后遗症的一种,需要输液一周。这时,苏盈感觉心里的防线崩塌了。
一边输液,一边痛哭,“可能这段时间积压了太多的情绪,身体和心理都在备受煎熬,而且也不知道这种胸闷会持续多久,能不能好彻底。同时也开始担心家人感染后万一也像我这样症状强烈,能不能熬过去。”苏盈说,这是她第一次想到要求助于心理咨询。
在胡馨怡看来,苏盈经历的一切也反映出了当下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对于感染和后遗症的恐惧,对病毒的不了解,加上过载的新闻信息制造的焦虑感,个体独自面对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的孤单无助感……
“这与封控期间人们所面临的状况有了很大不同。有利的变化是人际距离改变了,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相处,同时全民形成了一种应对新冠感染潮的共同体心理,这些都会让封控期间的负面情绪得以消解。”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唐义诚说。但另一个问题冒出来了——当下面临海量的网络信息、不停反转的新闻叙事时,人的大脑会产生倦怠感,从而触发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政治性抑郁。
所谓政治性抑郁,即由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情绪起伏,会让人感觉凭个人力量“做什么都没有用”,从而陷入自我批评和自我攻击之中,情绪就更为低落。
此外,还有很多人出现了过度囤积药物、过度CT、幻阳症等情况,虽然这并不是临床诊断上的“病症”,但当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到生活时,也需要专业心理指导加以干预。
胡馨怡认为,这些新的现象背后代表着的是一种“对痛苦的抵制”——倦怠社会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痛苦的种子,疫情只是做了催化,人们开始抵制痛苦,只求生存(不感染),放弃了许多生存以外的意义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体有一些与社会主体声音不一致的想法或追求,就会陷入更大的困顿与绝望,也会为了抵制痛苦的到来而做更多妥协,让人生的开创性萎缩。”
2022年5月18日,北京,公园内一位市民在“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的标语旁休息。那么,面对这些复杂的情绪,该怎么办?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唐义诚表示,情绪不会因为人的自我压抑或理性层面的忽视而消失,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会对人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日常生活秩序产生冲击,甚至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在2022年年初上海和吉林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唐义诚曾带领心理志愿服务队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他认为,当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突然的封控导致的社交隔离,人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巨大的孤独感。而在当下,需要关注的是复工复学的心理准备,以及感染新冠带来的压力。
唐义诚认为,当下可以让更多已经恢复了的“阳康”人群通过网络分享经验,降低其他人对感染的恐惧感,也可以在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多一些自我觉察能力。他建议,如果已经感到信息过载的压力太大,就要暂时从网络世界中脱离一段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心理边界。
而应该在什么时候寻求专业力量的介入,则主要取决于三个维度的判断:首先要看负面情绪是否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其次,是看情绪状态一直比较糟糕的时间是否超过3个月;最后,是看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否还起作用。
“如果以上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就必须寻求专业帮助。” 唐义诚说。
胡馨怡坦言,希望心理服务能够被更多人接纳和认可。这三年以来,她负责的团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寻求免费心理咨询的一般是社会经济地位不占优势的人群,他们对心理咨询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认识,经常会频频取消预约,或者是在自认为状态良好时就随意中止咨询,导致效果不理想。后来,团队只好主动与医院、社区对接,借助这些机构的背书和推动,才有更多人愿意坚持下来。
“有时候公共事件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导致个体心理受损,但这并非不可逆,只要我们积极寻求帮助,改变就会发生。信心很重要!”胡馨怡强调。
苏盈向心理咨询热线求助之后,在电话里向心理咨询师倾诉了对新冠后遗症的恐惧,还有对新工作的担忧。心理咨询师给了她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让她多分析和觉察情绪背后的原因,也让她意识到环境虽难以改变,但她可以有力量改变自己。经过几番心理疏导,苏盈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2022年10月10日,北京,疫情期间,戴口罩在路边休息的老年人。胡馨怡告诉《中国慈善家》,她和团队目前最关注的是老年人群体,也呼吁大家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就像是“冰山下的一角”,不容易被看见。胡馨怡和团队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过去的三年时间抑或当下,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层面都更加脆弱,而且这个群体更难触达,因为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网络求助,也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因此很少有人会主动求助。
胡馨怡透露,“联爱护心”公益项目提供心理服务的老年人,主要是通过社区、医院转介至团队。面对心理咨询师,这些老年人会讲述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事情,触发情绪时也会流泪,但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很重,往往倾述完之后不会配合下一步的咨询或药物建议,就此戛然而止。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老年人是多么孤单、恐惧和无助。
年过六旬的杨忠伟就是“联爱护心”的一位帮扶对象,他在很长时间里都与哥哥相依为命。2021年年初,杨忠伟的哥哥不幸感染了新冠去世。杨忠伟此前的生活一直很依赖哥哥,哥哥去世后,他失去了生活和精神的双重依靠,也陷入巨大的创伤之中,同时也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为哥哥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而在当时的疫情封控条件下,他无法为哥哥办一场体面的葬礼,这让他更为自责和痛苦。
联爱护心在与社区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筛查时,才发现了深陷痛苦的杨忠伟。此时,他已经有四个月没工作,也很少出门,并且拒绝与家人朋友联系。
当杨忠伟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的预检时,他几乎每说一段话就会痛苦流涕,咨询一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后来,当他同意接受正式的咨询后,也会不时质疑,“心理咨询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在各方努力下,杨忠伟坚持了下来。用了一年时间,他完成了30次咨询,逐渐从复杂的痛苦中走了出来,知道如何更好地体察自己的情绪,并主动联系家人,也开始积极找工作。
在胡馨怡看来,杨忠伟接受心理服务的过程,或许是很多老年人群体心理服务状态的一个缩影。老年人对心理咨询感到陌生和不信任;开始咨询后往往要花比年轻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打开心扉;大多数老年人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认知模式,改变的发生也需要更长时间。
眼下,胡馨怡和团队所接听到的来电咨询仍旧很少有老年人。胡馨怡说,面对目前新冠感染的风险,可以想象得到老年人对疾病、死亡有着更深的恐惧和担忧,在感染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如何照料、如何决策等问题。
“在过去,社会公众可能对老年公益的关注相对少一些。此次病例集中暴发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身边老人的需求,通过推己及人,促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多地关注到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支持到老年公益活动中来。”胡馨怡说,“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那老年人就是我们的过去,而过去和未来同样重要。”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苏盈、杨忠伟皆为化名)
点击进入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