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还是“黄昏期”?——达沃斯聚焦外资眼中的“中国引力”
新华网天津9月11日电(记者徐岳、翟永冠、李鲲)“我本来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些担心,但现在看到,这里进行的改革坦率而真诚,这里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达沃斯论坛上,一家印度教育机构负责人沙塔努·普拉卡西告诉记者。
正在天津举行的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如何看待中国投资环境”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之一。国内密集展开的反垄断调查是否针对外企?“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是实情还是误读?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引力”是否依然强劲?面对这些疑问,来自全球政商领袖脑力激荡拨开有关“中国引力"的迷雾。
反垄断“内外无别” 外资仅占10%
今年7月以来,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境外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消息接踵而至。此次达沃斯论坛上,有来自全球400多名企业首席执行官参加,他们不少人带着些许焦虑,并急切地希望借此机会,探知中国政府的真实意图。
我国领导人的一席话让外企吃到了“定心丸”:反垄断调查所涉及的企业,外国企业只占到10%,这说明并不是针对某个方面企业的。我们推进的包括反垄断调查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是依法、透明、公正进行的。这些举措有利于中国扩大开放,让更多外资、外国产品愿意和敢于进入中国。
“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调查是正常的,对其他正常经营的企业是一种保护,从长期看,对内资外资都是一个好事。”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中国反腐败和反垄断是常规,不应该被误读。”世界经济论坛的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企业应认识到,在中国做生意和在其他国家没有两样,必须做到透明、守法。只要这些调查是以公平、透明的方式进行的,就应当得到尊重。
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勿将优化当“恶化”
近一年多来,我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营造宽松又可以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仅仅查处垄断行为,还加大打击窃取商业秘密、侵犯知识产权、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的力度。
世界经济论坛10日在天津发布了《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得益于良好的创业与创新环境,中国内地竞争力排名较前一年上升一位至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保持领先地位。《彭博市场杂志》评比排名的全球22个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以营商自由度等指标连续第三年荣登榜首。
在内外资企业税种实现统一之后,一些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那些依靠“优惠政策”获得竞争优势的外企而言必然有所不适,并感到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继而发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感慨。
“‘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是不存在的,相反,一些核心的要素,比如规则完善、环境改善、经济增长等,都是在不断优化。”庄健说。
“在美国、欧洲等任何地方,都有成功和不成功的企业。中国投资环境正在完善,这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外企会失败,就应多从自身找找原因,而不要总是将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达沃斯论坛上,专注跨国并购的马凯集团董事长李震说。
经济稳中提质 “中国引力”仍不可替代
“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2000年,当时中国是第七大经济体,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中国经济虽然有所放缓,但增长速度还是7%以上,这是让其他国家都非常羡慕的数字。”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吉密欧说。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等学者看来,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特别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仍然保持对外资的强烈吸引力。”
卡特彼勒在天津的“大型发动机及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进展十分顺利,就是源于中国市场对发电机有着旺盛的需求。而得益于国内消费者对住宅和汽车产品的强劲需求,中国也已成为蒂森克虏伯最重要的成长型市场之一,公司的机械零部件和电梯业务快速增长,投资也在不断加大。
虽然近年来人力成本上升,但在广东、福建等外经贸大省,地方政府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技术人才,配套环境优越,外企算下来的“综合成本”,仍优于其他地区或周边国家,仍有不少企业愿意长期留在中国。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增长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增长2.2%。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开拓中国市场。”瑞士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吉姆·斯内布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这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