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贫困群众“搬”来乐业好日子
□记者徐莉莎
9月13日,达州渠县岩峰镇回龙村贫困户周茂国在新房里东瞧瞧西看看。回家几天了,他仍沉浸在住进新家的喜悦中。
在周茂国外出务工的日子里,一家人从“晴天漏光、雨天漏雨”的土坯房搬到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现在,家里水电气宽带都通了,聚居点有休闲场所,到村委会办事也方便。
“十三五”期间,达州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达13万余人,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场群策群力、着眼长远的攻坚战正在进行。
群众参与监督 盖出好房子
在施工方负责人曹小林眼里,77岁的程代仁“不好惹”。这位世代居住在达川区木子乡水口村山沟里的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委员会的一员。从去年动工开始,他就在和施工队打交道,工程进度、建材质量、分房程序,都是监督要点。“哪天拉来的砖不好,也要遭程老一顿批。”
达州市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中,都有村民代表、贫困户组成的建房委员会。在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同时,坚守住房面积底线。
在涉及建设用地的关键问题上,达川区还鼓励优先实行村组内群众自行调剂解决,大多数乡镇实现用地“零地价”。
程代仁的工作也包括负责其代表的5组内的土地置换。原有宅基地拆旧复垦,和自家土地一起打包,在组域内与新居建设用地进行置换;再将置换方案提请村民大会决议。
达川区以工代赈办主任张泽兴分析,若是征用土地,不好拿指标不说,贫困户和村上都出不起钱;若是租用,则给基层财政和贫困户雪上加霜,后期还可能出现产权纠纷,“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役的‘当头炮’,不能在最初就给群众留下后顾之忧。”
发展扶贫产业 过上好日子
8月20日,水口村的陈朝嶺领到了人生第一笔分红。借助5万元的免息扶贫小额信贷投资当地的天王牧业养殖场,他一年内可以得到两次分红,每次2000元。在村里,同他一样的股东还有21户。
目前,达州正探索推进搬迁农户原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打包开发、股权量化,让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
今年6月1日,回龙村的搬迁户迎来乔迁之喜。但45户138人的生计怎么落实?第一书记刘俊伸早有计划:丧失劳动力、符合条件的25户44人低保兜底,其余人参与到聚居点附近的特色产业发展中。在村两委协调下,共有16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周转金及小额贷款共41.85万元,入股到产业中,年收益5万余元;25户贫困户就近在小龙虾养殖基地和蚕桑基地务工。
旅游业也是搬迁户的一大“靠山”。在万源市太平镇牛卯村的首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每家都多出了一间房。“这可不是超标。”太平镇党委书记罗暾解释说,这是投资该村的业主出资,统一修建、装修、管理和经营的旅游接待房,帮助贫困户融入当地农旅结合产业,未来收益按照“农户70% +村集体经济组织20% +公司10%”的比例进行分配。
订立村规民约 形成好风气
今年4月,水口村村支书黄前国到成都参加培训,不料短短几天,村里吵成了“一锅粥”。他急忙了解情况,原来是界判问题,几户新邻居在争门前的“微田园”。在黄前国的调解下,大家形成了滴水为界的约定,“微田园”、道路、广场及附属设施都属于公共部分。
经历了这一茬,黄前国开始思考,村民集中到一起形成小社区,公共治理应当提上日程。不久,村里设立公益性岗位,聘请了一位贫困户作为公共区域的保洁员。经过村民大会决议形成的村规民约,被贴在聚居点的入口,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等行为规范在村民间逐渐养成。“现在谁家老人患了疾病,各家各户都会主动搭把手。”
了解到水口村的现状,木子乡党委书记陈顺奇有了新打算,他正着手申请将水口村变更为“水口社区”,今后将按照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治理。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作的深入推进,达州市正鼓励各地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制定村民公约,开展感恩教育和文明提升活动,引导群众参与自治,构建起农村新型社区自我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