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唐俊强:以创新求生存谋发展

31.05.2016  20:38
唐俊强指导技术人员研发模具   在 渠县 工业园区,有一家科技公司,里面有一种机械设备,能感知温度,具有触感,还能“看”东西,自主伸出机械臂“取”东西。   及至见到这设备的发明人,粗糙有力的大手,憨厚羞涩的笑容,却让人无法与一位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技术创新的创造者挂起钩来。   这就叫人不可貌相。   这设备叫注塑机智能化装置,发明人叫唐俊强。   这是一个低调的人。在四川德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上,几乎看不到有关唐俊强个人情况的推介,都是企业生产的一些设备和产品。   5月12日,记者面对面采访了该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项目管理的唐俊强,认识了一位刻苦攻关,以创新起家、以创业立世的企业家。   今年50岁的唐俊强出生于南充市蓬溪县,由于家里开了家电维修店,自小唐俊强就喜欢“琢磨”那些颜色各异、大大小小的电器配件,也养成了他爱钻研的性格。   1985年,唐俊强考入四川大学日语系。外语的专业训练加上他的理科爱好,让其在第一次创业中便起了个好头。   1997年,唐俊强来到深圳,在一家专门生产计算器的台资企业,唐俊强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公司成功翻译了一份芯片的外文说明书,赢得了公司老总的赞赏,让他负责电子线路板的工程研发。从此,唐俊强开启了他的“创新之旅”。   1999年,唐俊强“转行”从事模具的开发和管理,相继与日本夏普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了多款计算器模具和各类电话机模具,产品供不应求。   2002年,唐俊强在深圳与人合伙建立了“随身DVD”电子生产厂,经过3年不断的创新发展,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5年,唐俊强在广东虎门独资建立了金泰电子厂,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电子计算器。到2010年,先后开发了70多款计算器产品投入市场。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人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金融危机雪上加霜……2008年,唐俊强接下一笔1000多万元的订单,但由于资金链断裂,下差600多万元的周转金。危急之时,同行业的 渠县 籍企业家王德春向他伸出了援手,帮他渡过了难关。患难见真情,从此,他与王德春结下莫逆之交。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唐俊强与王德春携手回乡,于2011年在 渠县 投资建立了四川德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7月正式投产见效。德铭,意即“以德铭记于心”。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迭代更快。在商海历经沉浮的唐俊强深谙其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鉴于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他着手注塑机的智能化研究。想象很美好,实施不简单。仅为解决机械臂超重、负荷过大的难题,他“潜伏”深圳同类企业打工2个多月,结合自己的摸索,反复试验,将机械臂改为“铝合金压铸一次成型”材料,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面对科研路上的重重困难,唐俊强坦言,每次不成功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但他发现只要坚持不懈,难题和答案之间就如同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如今,注塑机智能化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由气缸、机械手臂、控制主板、机械装置、输送带组成,注塑成型计算器外壳,使用机械手取制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仿人执行比较复杂的操作,并通过配备先进的传感器,让其具有视觉、触觉和热觉功能,是具有很高智能的注塑机器人。   唐俊强说,没装配这套装置前,每台注塑机需要2个人配合操作,安装智能化装置后,8台机器只需要4个人在流水线后面进行检货就可以了,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产品成本。   “不创新就等于坐以待毙,不创新就只有被淘汰。”唐俊强深刻认识到,只有创新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目前,公司成立了“模具研发中心”,在进行自身模具研发的同时,还带动了乐仕达电子、光亚电子、贝森电器等众多企业入驻 渠县 工业园区,为它们负责模具研发,填补了达州市模具市场的空白。如今,省内外已有15家企业委托“模具研发中心”进行模具研发生产。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经过5年的发展,德铭电子年销售额已实现1亿元以上,唐俊强带领他的团队,先后获得各项专利近30项、发明专利3项,该企业因此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被命名为“达州市电子技术研发中心”。   由于狠抓产品质量和科技创新,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前面,即使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德铭公司仍然逆势上扬,实现了“开门红”。今年1至3月,公司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实现产销两旺,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今年8月。   唐俊强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市场需求,公司将着力研发智能手表、智能学生证、远红外线电子温度计、点读板、人脸识别安防系统等系列新产品。其中,人脸识别安防系统已被列为达州市2016年重点支持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芯片研发。(付勇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