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达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让百姓“住得下,有收入”
人民网达州10月9日电 (熊文瑶)今年9月中旬,四川川东部分地区又一次遭受洪水灾害,然而达州市渠县李渡乡狮牌新村的村民们却没有为洪水的到来而烦恼。“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再也不会被洪水淹没,以前居住的老房子也全都恢复成了耕地,等今年汛期过了,就可以去种油菜等农作物了。”该村村民孙仁友难掩心中的喜悦。
据了解,近年来,达州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有效破解了新农村建设“缺资金”、城乡统筹发展“缺抓手”、城镇建设“缺土地”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达州市通过大力实施自求平衡土地整理项目,获取新增耕地指标3.9万亩。通过规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拓展了城镇建设用地新空间1万余亩。
渠县李渡乡狮牌新村的广场(熊文瑶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建设美丽新农村
如今的狮牌新村:青色琉璃瓦,白色砖混墙,一座座富有浓郁川东民居特色的两层小楼错落有致。新村还设有便民服务超市、休闲健身广场、合作医疗站、村民活动室等。
站在狮牌新村的广场上,孙仁友指着对面的低洼处回忆说,“2011年‘9·18’洪灾时,我站在远处看着家里的房子在洪水里摇摇晃晃,一眨眼就被洪水吞没。”基本上每年汛期,住在沿河一带的村民家都会被淹。
“要解决年年被洪水淹的现状,就得把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往高处搬。”渠县李渡乡党委书记杨小春告诉记者,为了让百姓搬离受灾区,当地政府在新建区农民集中安置区建设上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狮牌新村通过拆旧整理成耕地251.33亩,除去农民建新区57,22亩,实现土地流转建设用地指标194.11亩。
孙仁友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年初搬进新房子的,“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再也不会被淹,以前的老房子全都恢复成了耕地,等今年汛期过了,就可以去种油菜等农作物了。”
狮牌新村只是达州市各个农民集中安置区的一个缩影。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罗旭刚介绍说,农村土地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是破解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2012年,达州市采取重点督办、加快项目工程进度、争取省国土资源厅特殊支持等措施,获取1.9万亩耕地占卜平衡指标,有效保障了“9·18”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报征工作的顺利推进。
同时,2013年—2014年,达州市连续两年实施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突破年”专项活动,旨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缓解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狮牌村挂钩试点项目的拆旧土地(熊文瑶摄)
整合涉农资金 让受灾群众“搬得起”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个综合性的整治,达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解决农村土地整治的资金保障是当前面临的瓶颈。罗旭刚举例说,仅依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补助金无法满足大部分群众的搬迁安置需要,很容易导致想搬搬不起的局面。
为此,达州市通过采取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鼓励农民自筹资金等措施,以解决资金制约的瓶颈。
达州万源市铁矿乡铁矿坝村沿山坪组新村综合体聚集点的百姓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一直在杭州打工的该村村民吴广告诉记者,2012年接新房子政府补助了3.8万元,自己只拿了9万多元,房子总价17万元,自己贷款5万元。“这3.8万元政府补助金,对我们家来说很重要,如果没有,我要打工两年才能挣回来。”
吴广说,因为一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装修房子,准备用今年打工挣的钱把房子装修了,就可以在新家过年。“以后孩子住这里上学也方便了,吃水也不用去山上挑了。”
铁矿乡党委书记赵定理说,该聚集点就是整合了危房改造、高山移民、民政帮扶等各项补助资金统筹使用,大大减轻了搬迁百姓的经济压力。同时,该搬迁安置点紧邻金土地项目实施地,有效解决了搬迁户“无地可种、种植不便”等问题。
据了解,2013年达州市共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近2430户,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888万元。新申报地质灾害避让搬迁4086户。
图为村民以前居住的土坯房(熊文瑶摄)
推动产业致富 群众“住得下来,有收入”
安居才能乐业,“不仅让百姓住得下来,还要让他们有收入。”赵定理说,该乡百姓的经济来源除了政府补助和外出打工外,还要依托集中产业、农业项目等。
搬迁后如何发展自己的产业?重点是利用好农村土地。赵定理说,现在该乡有一个30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可解决了17户群众务工。同时,部分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圈舍,养殖黑鸡,搞养蜂产业,并培训养蜂技术。他还计算了一番:“比如,一只黑鸡可以卖120元一只,蜂蜜每斤可卖80元,这些都是村民的收入来源。”
铁矿乡村民杨开权告诉记者,以前居住的老房子距离现在的聚集点有6公里路,那边现在还办着养殖场。“那边虽然生产条件好,但不适宜生活。现在这样挺好的,可以住在安全的地方,又有自己的土地。”
同样,在狮牌新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及其他涉农项目,配套了塘、沟、渠、池、路,整理成高标准农田,实现新增粮食产能15万公斤。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该村土地流转种植红心琯蜜柚、莲藕,发展养殖专业户,实现了产业带新村、新村促产业的新局面。
“达州市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突破年’专项活动以来,农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10%。”罗旭刚说,通过农村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还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改善了生产条件,实现了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有效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