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在扶贫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为所驻贫困村争取1221.8万元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申报1000余亩“金土地”项目整治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争取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发展旅游业、帮助群众改房改厕改灶改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达州市政协机关下派至万源市铁矿乡泥溪沟村任村支部“第一书记”的宋原立,凭借一份亮眼的驻村工作答卷,实现了由正科到副县的跃升。
达州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市。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的主战场,市委对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清醒认识:关键在于选好带头人。市委书记包惠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市委将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脱贫工作越是深入,啃下硬骨头的难度越大,对干部素质能力的要求越高。达州坚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锻炼干部,按照政治过硬、热爱农村、敢于担当、能力突出、吃苦耐劳的“五条标准”,以及2年以上工作经历、2年以上党龄的“两条硬指标”,对组织推荐、自愿申请下派任第一书记的3190名干部人才择优筛选、建档储备。
根据组织涣散型、基础薄弱型、产业滞后型、技能缺失型、矛盾复杂型5类贫困村实际,从县处级领导干部、优秀年轻干部、硕博人才和退居二线领导干部中,针对性地选派具有农业、科技、旅游、政法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党员干部为第一书记,打通了全市828个贫困村“精准滴灌”的脱贫“通道”。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贫困地区干部选配合不合水土,关键得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样。达州先后出台了第一书记从严管理的《通知》和“选任管考激”5个《办法》,构建起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派出单位协助管理的立体式管理体系,重点考察干部是否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政治定力和责任担当,是否有亲民爱民、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态度,是否有迎难而上、攻坚拔寨的实干作风和能力素质,是否有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品质操守和良好形象,先后召回、调整了286名人岗不适的第一书记。
选人用人历来是一个风向标,用好一名干部,就能树好一面旗帜,产生一种正向激励。凭脱贫攻坚的实效选拔使用干部,干部认可、群众信服。2015年,达州全市第一书记累计带动投入7.6亿元,带领实施完成扶贫项目356个,指导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290个,先后有16名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按照计划,今年还将有100名脱贫攻坚有激情、有办法、有成效,能够确保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贫困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的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