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大力发展草食牲畜
近年来,达川区在抓好传统农业的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培育作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载体,积极推动草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位于江阳乡两角寨的大耳羊―巴山种羊场,自2011年建立以来,以“公司+基地+联养户+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融科研教学、生产繁育、销售连锁为一体,实施安全的绿色生态化养殖。羊场的场长邹先辉,对食草牲畜的饲养,有自己独到的一种管理模式。
巴山种羊场场长邹先辉:我们的大耳羊,实行科学生态的管理和饲喂模式,在我们羊场建设方面实行高床位饲喂,同时起到一个保暖防寒防病。从防疫防病这一块,我们以预防为主,在春天,实行疫苗接种,并且在春秋两季,定期驱虫,同时,坚持做到10天进行一次消毒,包括场内、场外、食槽、用具,全面进行彻底消毒,这样就利于我们羊子的健康成长。
自2011年建成以来,巴山种羊场现已修建9栋标准化羊舍,建筑面积6000多亩,能繁优质母羊800余头,年产优质种羊1500余头,养殖效益明显,目前已成为达州市乃至川东北地区规模及标准化较为领先的养羊示范场。
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不少好处。常年在外务工的王学兰,自巴山种羊场建立以来,便回到家乡,来到羊场干活。
巴山种羊场工人王学兰:我是附近的,在这里打工,每一个月有两千多块钱,把屋里也照看到了,做起也多开心,希望这个场子越来越好,我们在这里多打两年工,也有收入。
近年来,达川区畜牧食品局按照“因地制宜、草蓄结合、以点带面、提质增效”的原则,全面发展规划,大力宣传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全面推动全区草食牲畜发展工作。
达川区畜牧局饲草站副站长周余:目前,全区牛存栏11.4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牛7.1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户达296户;羊存栏12.9万只,其中存栏能繁母羊6.9万只,肉羊规模养殖户76户,全区草食畜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四川省草食牲畜大县,发展势头良好。同时,我局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制定了2015---2020年5年发展规划,发展年出栏肉羊11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户500户,规模养殖比例达45%,牛羊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建成现代化肉牛羊产业发展体系,有力的促进了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达州市扶贫移民局办 李强、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