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十佳乡贤”助力脱贫攻坚
龙会乡花石岩村幸福美丽新村。
申家乡金银花基地一角。
达川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
发展特色产业 涵育文明乡风
□王锡敬
2017年6月20日,达州市达川区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在百节镇乌梅山广场隆重举行。
“酒香传家!煮酒咯!”随着“乌梅仙子”一声清脆呐喊,煮酒开始了,直径2米的大锅装了满满2吨乌梅酒。当地十位百岁老人在 “乌梅仙子”的协助下,与众人一起舞动酒勺,再现“青梅煮酒”场景,乌梅山广场顿时酒香四溢。
这场现代版的 “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论的“英雄”是带领一方百姓脱贫攻坚的“实干家”。在全区脱贫攻坚战中表现突出的魏大旭、徐德明、程玲、吴康、刘多益等十位“实干家”被评选为“十佳乡贤”,乡贤们在各地发展特色产业,涵育文明乡风,成了脱贫攻坚带头人。论完英雄,乡贤们身穿传统服装走向舞台,集体为乌梅产业代言,并打出代言口号“达川乌梅酒,百岁老人都喝的酒。”
达川区是 “中国乌梅之乡”,乌梅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达川区利用先进科技不断提升乌梅品质,延长乌梅深加工产业链,并深挖乌梅历史文化,提升乌梅经济价值和文化附加值,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区已发展乌梅10万亩,产值达到1.8亿元。每年五、六月份,是达川乌梅采摘的季节,今年全区乌梅喜获丰收。结合乌梅文化,达川区举办了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目的是把这一特色产业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魏大旭——小小乌梅酿出幸福生活
“一百年我只爱一个人,她的名字叫‘乌梅’。”十佳乡贤之一的四川宜华酒业董事长魏大旭表达出对乌梅产业的坚定信念。
魏大旭出生于百节镇蔡家坡村乌梅山下,果香浓郁的乌梅酒香贯穿了他整个少年时代。2004年,魏大旭结束走南闯北回到家乡,发现有些村民在砍乌梅树。经了解得知,由于当时假冒伪劣乌梅酒横行市场,导致乌梅行情衰落没人收购,村民看不到希望。
“乌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更有千年种植历史,可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魏大旭想,不如发展乌梅产业,也正好可以填补市场空白。第二年大年初一一大早,他跑到山上有着600年历史的“乌梅树王”下发誓发展乌梅。当年他就给农民承诺,收乌梅鲜果,六毛钱一斤。第一年就收购了200吨,深加工成乌梅酒,一下子就被当地餐馆抢光了,农民们也间接尝到了甜头。
随后,蔡家坡村成立了“七联乌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对5000亩梅林统一管理、经营、采摘销售,效益大增。如今乌梅市场走俏,普遍卖到1.5元/斤。村支书蔡炳权告诉笔者,因为乌梅,蔡家坡村不用戴“贫困”帽子,即使小年,农民年收入也上万,比以前翻了两番,每逢乌梅丰收大年,甚至翻三番。
一颗不起眼的乌梅,正在改变达川当地人的生活。陈家乡大田坝村支书徐德明,带领全村种植乌梅脱贫攻坚,也成为当地“英雄”。2013年,为帮助群众脱贫增收,在村民对乌梅前景不明朗而不愿种植时,他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并承诺种了保证能卖到钱。家里没有劳动力的,村委会组织人帮助种;村民不懂种植技术,村委会请专家来开班上课,甚至下到田头手把手教。如今,大田坝村已经发展乌梅1300多亩,乌梅产量连年增加,农民持续增收。
目前,大田坝村有贫困户100户共333人。“明年大面积挂果后,全村乌梅销售量可达100吨以上,大田坝村也将实现脱贫。”徐德明肯定地说。
吴康——花纤谷里绽放“美丽”经济
10月20日,河市镇成都村花纤谷玫瑰园,几十名工人正抢抓难得的晴好天气,精心栽植玫瑰苗子和一些绿色植物。
去年6月,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外出务工人员吴康通过多方考察,在成都村流转闲置土地1000亩,成立了达州市花纤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玫瑰观光产业。
“项目共分三期,一期300亩玫瑰是去年十月种下的,长势良好。”吴康介绍,目前玫瑰园中共种植了160多个品种的玫瑰,并从欧洲引进了新品种,花色新颖,并且多为木本玫瑰,经冬不枯,降低了成本。二期200多亩正在栽植,预计明年五月开园正式接待游客,届时花纤谷玫瑰园将成一道靓丽风景。玫瑰园将拥有数百万株玫瑰花卉、三处摄影基地、一个花卉展示出售中心、一个玫瑰加工基地,形成玫瑰观光、旅游、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产业链。
发展“美丽”经济,也给这个贫困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就业机会。玫瑰园去年9月动工到现在,已经吸纳了100多人务工,不仅如此,吴康还与村里36户贫困户签订了用工协议,优先安排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进园务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程玲——青竹山上开遍“金银”花
2010年,程玲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月薪过万的企业高管工作,回到老家申家乡青竹村,流转土地上千亩大规模种植金银花,开始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程玲的创业之举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那时,她忙里忙外,不仅自己要到山东、贵州等地学习金银花种植技术,回来后还要把技术传授给村民。不论严寒酷暑,程玲都和村民一起栽植金银花,管护金银花。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金银花种植示范园达到500亩,2014年产干花3万公斤,纯收入120万元,这为程玲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初尝成功的程玲并不满足,把目光看得更远,她主动与四川农业大学签定了院地合作协议,研发新品种,开发新技术。
程玲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带动乡亲们都走上致富路才是她的目标。程玲所属的达州市九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带动了周边群众由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带动申家乡周边农户发展优质金银花基地1000余亩,产值达1000余万元,基地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2014年,程玲又投资200万元,领办“成林青花椒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150余人,带领村民发展青花椒2200余亩,已于2017年挂果投产。两个基地共解决贫困劳动力500余人就业,贫困人员年增收1万余元,帮助近200户贫困户脱贫。
为了惠及更多群众,程玲决心将金银花产业向周边乡镇全面发展,今年底在申家、木子、金垭、石桥等乡镇再发展9000亩,明年扩展到3万亩。随后还将建立深加工厂,加工金银花100吨,创建自己的品牌,企业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
刘多益——三根指头撑起一片晴天
还有一位 “英雄”20年扎根乡村,带领群众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就是达川区九岭乡阳岭村党支部书记刘多益。
1982年因一次意外事故,刘多益失去了右手,左手高度残疾,仅仅留下三根指头。“虽然手残了,可是我的心没有残,我的理想没有残。”这是刘多益一直坚守的信条。
在外漂泊多年后,1997年刘多益回到自己的家乡阳岭村,他承包荒山350亩,发展立体农业。由于他的大胆和执着,乡亲们都很信任他,2001年刘多益全票当选阳岭村主任。他带领群众,卖猪卖粮,自己卖了房子和家产,悄悄拿出妻子打工的钱,向亲戚朋友借贷38万元,修好了全村12.8公里水泥路。
路修好了,怎样才能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呢?刘多益根据群众意愿和本地实际,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引进板栗、核桃、柑橘、药材,并建成畜草养殖基地。他积极向上争取,在全村新建集雨节灌蓄水池35口,彻底解决了全村的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难题。又在朋友帮助下修建了一所825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解决了全村300多孩子读书难。
2010年,刘多益组织10多位有胆识的村民组建了达县永逸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规模养殖生猪,带动了周边乡镇2000多户生猪散养户,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该合作社存栏育肥猪5000头,年出栏可达8000头,成员户均纯收入2万多元,还带动了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4年12月,刘多益还在九岭乡与龙会乡五个村交界地带发展瓦扎寨家庭农场,这个面积1200亩的农场主要栽植青花椒,养殖肉牛、土鸡。目前已栽植青花椒1000亩,2019年全面投产后纯收入预计可达500万元。
如今的阳岭村已是牛羊满圈,鸡鸭成群,花果飘香,车来车往,群众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过花甲的刘多益并未就此止步,“我还要再奋斗几年,让周边的群众也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