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众志成城 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战役

19.01.2018  12:41

 

 

黄都乡青脆李基地。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许国斌(右一)在亭子镇友山村看望慰问贫困户。

 

区 委 副书记、区长向建平 (右一)在永进乡调研产业发展。

 

马家镇肖家村村民新居。

 

双庙镇千人蚕桑宴。

 

百节镇乌梅山游人如织。

        聚非常之智 以非常之举 尽非常之力
□王锡敬
    1月2日晚,达州市达川区隆重举行“大美达川 筑梦奔康”颁奖典礼暨2018年迎新文艺晚会,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颁奖典礼,旨在表扬2017年度达川区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十佳帮扶单位”“十佳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十佳 ‘第一书记’”“十佳扶贫驻村干部”“十佳扶贫乡镇干部”“十佳帮扶企业”“十佳帮扶好人”“十佳扶贫村组干部”“脱贫致富光荣户”等单位或个人,激励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晚会现场,许国斌带领区领导登台表演的诗歌朗诵《决战2018》,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17年,达川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非常之智、以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力,坚持精准为先、造血为本、机制为要,众志成城打响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巩固奔康“三大会战”,成功脱贫31314人,退出贫困村88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脱贫规模为历年之最,取得了脱贫攻坚关键战役的胜利。近年来,全区已累计减贫7.8万人、退出贫困村114个。
坚持造血为本 综合施策致富增收
    达川区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区域发展全局,狠抓产业、安居、基础、保障四大关键,整体提升综合造血功能,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可持续。
    ——产业带动家家有增收。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达川区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造血干细胞来抓,保证家家户户有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有相对固定的经济收入。一是选准致富产业。结合全区农业发展“5+5”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50万亩、蔬菜40万亩、水果20万亩、乌梅10万亩,年出栏生猪85万头,打造了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依托“三山两河一湖”旅游资源禀赋和“十大乡村旅游景点”,大力推进融合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康养等差异化、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实现了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致富增收。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探索“脱贫攻坚+电商”扶贫模式,建成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220个,每个贫困村培育1名农村电商经纪人或1个电商双代店,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积极探索“脱贫攻坚+金融”扶贫模式,采取“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政府奖补贴息”方式,全力推进金融扶贫精准到户到项目。三是固化利益联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合作模式,支持贫困村以集体经营性资产实行股权量化入股,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托管、资金入股、订单养殖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固化村集体、贫困户与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目前,全区培育产业扶贫类合作社621个,贫困户入社率达78%,年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四是扩大就业增收。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带动2.7万名贫困对象自主创业或参与创业;积极开展公益性岗位扶贫,提供公益性岗位445个;发挥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等用工需求,吸纳1.2万名贫困群众就业,实现“一户一人务工,全家不再受穷”。
    ——易地搬迁户户有安居。达川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问题,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严格标准建好房。坚持“五靠近、五避开”原则(即安置点靠近场镇、靠近园区、靠近乡村旅游区、靠近产业基地、靠近新村;有地灾隐患的避开、无发展后劲的避开、基础难改善的避开、上学就医难的避开、群众不满意的避开),严格执行贫困户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标准、人均自筹资金不超过3000元等要求,采取易地搬迁、拆旧建新、维修加固、场镇购房等模式,全力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全年完成易地搬迁2764户8700人,并提前启动了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二是基础配套稳得住。重点针对集中安置点,配套规划建设文化、体育、休闲广场和服务中心等设施,大力打造微田园,种菜种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是产业匹配能致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到安置点周边发展规模产业,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增收,让搬迁户放心生活。
    ——基础支撑村村有形象。达川区大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生活的环境更加整洁舒适。一是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围绕贫困户所需所盼,着力打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2017年,新建农村道路372公里,114个贫困村668公里村道公路拓宽到4.5米,实现100%的乡镇、100%的建制村和100%的社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14处,确保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同时农村电网、通讯建设实现全覆盖、全达标。二是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坚持“通盘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按标准累计建成村卫生室136个、文化室114个、广播“村村响”368个,每个村配备了一名专职或兼职医生。规划的25个标准中心校、20个达标卫生院、11个便民服务中心,前期工作全部完成,部分已开工建设。三是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围绕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以“五改三建一整治”(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建池、建院、建家和开展农村旧房整治)为抓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十大行动,统一打造乡村风貌,建成扶贫新村85个,完成危房改造3050户,让贫困村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
    ——政策兜底人人有保障。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和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的贫困群众,统筹推进社会保障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不断将政策向贫困户叠加,织密兜底保障网,实现不让一户一人掉队。一是实施“一提一扩”推进低保扶贫。从2017年1月起,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1.5%,将贫困户低保兜底对象的占比扩大到76%,实现了贫困线和低保线保持“两线合一”。同时,创新实施《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将39个救助项目纳入民生救助大平台管理,实现了救助全覆盖。二是实施“一取消一提标”推进健康扶贫。为贫困户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取消乡、区两级住院补偿起付线,提高区内、区外住院补偿比例,尤其是贫困群众区内就医费用个人承担不超过10%。全年补偿区内住院贫困群众43403人次,个人支付568.89万元,仅占总费用的4.57%。同时,通过建设村卫生室、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和医疗服务团等形式,有效保障了贫困户“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三是实施“三减免三补助”推进教育扶贫。结合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和“滋蕙计划”“雨露计划”等专项资助,实行贫困户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一揽子费用减免和补助,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高中或中职学生、大学生分别按每年1250元、3000元和4000元标准进行生活学费补助,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就读区域内高中的贫困户子女,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全年共资助贫困户学生1.6万人次,资助费用1130万元。
坚持机制为要 汇聚资源形成长效
    达川区坚持着眼长效,着力建设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激发内力,广借外力,汇聚合力,确保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创新帮扶统筹机制。达川区坚持“区级领导统领统筹、乡镇部门主导主抓、村支村委落地落实、帮扶力量帮扶帮带、贫困群众主体主动”五级联动,既统筹对口帮扶、社会扶贫,又强调贫困户主观能动性,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一是建强基层组织促脱贫。达川区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成立乡镇脱贫摘帽前线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专合社、龙头企业和移民安置点,实现了脱贫攻坚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脱贫项目实施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依靠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目前,全区196个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128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狠抓干部帮扶强信心。明确党政“双组长”领导责任制,建立贫困村“5+2”和非贫困村“3+2”帮扶机制,实现区级领导挂乡、区级部门挂村,精心选派130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全区1.7万财政供养人员人人参与脱贫攻坚,与贫困户“一对N”结对帮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了“乡乡都有扶贫团、村村都有帮扶队、户户都有帮扶人”。三是汇聚社会力量齐攻坚。推广运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精心谋划“扶贫日”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达商会及智力支乡联谊会平台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为家乡捐款捐物,助推脱贫奔康。截至目前,全区已募集捐赠资金5842万元。四是强化教育引导促奋进。大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五崇尚五反对”活动和脱贫攻坚“十佳”评选活动,制发两封公开信(分别写给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引导教育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充分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达川区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统筹整合各级资金,投入到最薄弱、最亟需的地方,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强化资金统筹整合。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投放、精准扶持”的总体思路,采取“并拢五指”捆绑资金和“多条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方式,筹措各级各类资金12.2亿元,整合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水利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发展转移支付资金等1.5亿元,有效解决了“缺资金”的问题。二是注重政策资金保障。大力推行“财政因素分配法”,按三大类九方面要素权重,预算乡镇和村级运行发展资金,确保每个乡镇每年实得财力不低于100万元,村级组织保障经费8至10万元,统筹抓脱贫、保民生、促发展。投入9690万元,建立“五大扶贫基金”(即乡镇扶贫专项基金、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周转基金、贫困村产业基金、卫生扶贫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不断强化政策保障。三是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用好金融扶贫政策,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贴息813.75万元,向全区10305户贫困家庭共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亿元。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注入资金7219万元,建立“四大风险基金”(即产业扶贫信贷风险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风险基金、农产品深加工风险共担基金),支持工商资本等参与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在扶贫领域引进企业达32家,社会资本达9.8亿元 (其中2017年2.8亿元),惠及贫困群众3.5万余人,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创新项目管理机制。达川区出台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对项目的确立、实施、验收、使用等进行全过程监管,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资金监管、项目进度等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实行“四议”确立项目。年初,各村通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贫困户代表会议评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对区上下达的1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进行评议,制定方案,有效提高村社干部群众的参与度。二是做实“五公开”推进项目。从项目申报一开始,就对项目决议、招标承包、实施过程、验收结果、资金使用五个方面全程公开,并对工程结算情况、资金到位、拨付等情况在村内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区上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督导组,聘请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团队,督查指导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项目资金安排的透明度。三是实施“审计扶贫”力保安全。加强扶贫资金的前期审查、过程监督和成效评议,对发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违纪违法情况从严查处,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2017年,抽调30名审计人员,组建6个工作组对15个乡镇 (街道)57个村开展了扶贫项目资金专项审计,共查出问题12个,处理责任人7名,依法移送案件6件。
    ——创新督导奖惩机制。为杜绝“人在心不在,手到力不到”问题,尽可能集聚起最强大的攻坚力量,达川区始终坚持将法纪贯穿脱贫攻坚全域全程,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严格问责追责,确保阳光扶贫、干净扶贫。一是“内外联动”真督真查。区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聚焦问题,传导压力。成立脱贫攻坚督查中心,组建8个督导巡查工作组,常态化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巡查。聘请25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和100名大学生,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领域的政风行风监督。二是“上下同行”联防联治。将脱贫攻坚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结合“133”专项行动,对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进行摸排,全面掌握风险点,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通过张贴区级领导干部专用举报电话、悬挂脱贫攻坚专用举报箱等方式,构建扶贫领域信、访、电、网“四位一体”监督举报平台,及时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奖惩并举”真考真用。实行单项考核、捆绑考核同步,将乡镇(街道)脱贫攻坚考核权重提高到60%、区级行业扶贫部门提高到30%、其他部门(单位)提高到50%,把力量引导到脱贫攻坚上来。坚持正向激励、反向问责结合,制定出台《达川区脱贫攻坚八条奖惩措施》等,将各级各类表彰名额向“5+2”帮扶干部倾斜,同时对履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厉问责追责。近年来,全区提拔重用了一大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其中第一书记31人;区级及以上表彰优秀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45人;追责脱贫攻坚领域106人,“点名道姓”通报、会议电视公开检讨76人。
    2018年,达川区将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决战年”活动,确保3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607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省定贫困区如期“摘帽”,实现达川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坚决夺取新时代新胜利,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昭觉县脱贫攻坚纪实
    这是中国西南一个偏僻的彝族山村——昭扶贫与移民
南充市下足绣花功夫 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南充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南部县、蓬安县相继摘掉贫困县帽子;嘉陵区、仪陇县、高坪区3个贫困县(区)顺利完成省级验收评估;全市46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10.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