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发现辽代矿冶遗址群 保存大量炼铁炉

17.11.2014  16:42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余荣华)据北京市文物局最新消息,北京市境内发现的一处矿冶遗址群,经发掘,为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炼铁炉最多的冶铁场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北京延庆的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并开展文物保护及科技考古研究。该矿冶遗址群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现场既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并且找到了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遗址类型比较系统、丰富。

  遗址群共发现冶炼遗址四处,分别为水泉沟冶炼遗址、汉家川冶炼遗址、铁炉村冶炼遗址、慈母川冶炼遗址。发现炼铁炉10座,目前已发掘清理炼铁炉4座,清理发现炒钢炉6座。专家介绍,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炼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炉内结构完好,鼓风口清晰可见。发掘所揭示的炉型结构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专家介绍,生铁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在西周晚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之初就能够冶炼和使用生铁,并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了以生铁冶炼为基础的一整套钢铁冶金技术体系。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先进的冶铁技术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大庄科矿冶遗址群反映了辽代接受、运用中原的生铁冶金技术的情况,也是辽代向西传播生铁冶金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编辑:SN117

文章关键词: 北京 矿冶遗址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