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激活发展动能:协调发展五年巨变

18.07.2017  12:04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城乡协调发展渐现城乡一体

  在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时代命题,也是协调好城乡关系的关键所在。

  新型城镇化首先“”在以人为核心,“”在人的城镇化。到2016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要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5年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国务院对外公布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规划明确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伴随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互联网+农业”催生壮观的新业态,四化同步迈出坚实步伐。

   区域一体化增添发展动能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我国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又一关键举措,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目前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顶层设计引领下,各地打破区域发展壁垒,扩大资源配置统筹空间,深度融合和开放发展相结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出台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明确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重要战略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增长极作用强化;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开放创新步伐稳健,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及各类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要功能平台建设有序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走上快车道,有力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弥补短板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着力弥补社会发展短板。

  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的一家名为“幸福里助老之家”的社区养老机构里,老人们不仅可以享受餐饮、基础医疗等服务,还能随时在网上预约,请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保洁和护理。

  从2014年开办1家,到如今近20家,“幸福里助老之家”的发展,见证了这几年我国在民生领域的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2016年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2年4.24张增加到2016年5.37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

  近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面对新时期新特点,党中央还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青年人等群体的发展做出指导规划,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锻造中坚力量。

   两个文明”彰显中国精神

  对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他备受鼓舞。这几年,孙正聿和不少学者们都欣喜地看到,在党中央的周密部署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日渐繁荣,思想理论阵地建设愈发坚实,成果不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几年,一批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涌现出来,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同时,我国文化输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等活动让世界领略中国之美。

  在不少农村和街道社区,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覆盖面日益扩大,送戏下乡、送文化下基层已是常态,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创建的抓手。

  《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等文件印发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式推陈出新,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良好家风、文明新风在社会各处落地生根,众多好人、楷模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

   军民融合带来双赢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提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今年1月在北京成立。据了解,该产业联盟将建立军转民与民参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促进、金融服务和国际合作五大服务平台,促进军民资源双向转移、良性互动。

  C919大飞机等军民融合的成果也不断涌现。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十届“渝洽会”上,军工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代表中国军工产业最高水平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展示了军民融合的多项高科技项目,吸引了大量参展嘉宾的目光。

  绵阳国家科技城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之一。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说:“绵阳进行了军民融合科技支行、保险支公司、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发展基金等探索,目前绵阳科技中小企业达9000余家,军民融合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半月谈记者 刘硕 谢佼 周畅 秦宏)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彭渝率队赴绵阳德阳开展专题视察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