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走活产业扶贫这盘棋

10.08.2018  18:29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有了党的好政策,只要努力加油干,脱贫摘帽不成问题。”8月6日,在三台县协和乡凤凰养鸡合作社养殖基地,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鸡仔觅食嬉戏,好不热闹。该基地负责人告诉笔者,合作社今年预计可出栏成品鸡15万只以上,当地贫困户只需通过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将小鸡交由合作社统一代养、销售,就能获得人均800元的代养分红。
    产业是解决脱贫奔康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三台县结合贫困群众生产资源,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扶贫产业与多种经营形式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业示范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提升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同时,加大对扶贫产业资金奖补到户和对村级集体产业的重点支持,使扶贫产业建设既有面上的覆盖,又有点上的支撑。
    土联村是三台县百顷镇唯一的贫困村,为加快该村脱贫步伐,该镇探索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利益联结产业模式,将20万产业扶持周转金“打捆”入股村专合组织,以股权量化到户的方式发展山羊养殖,因地制宜做加法,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冯广锡老人是土联村一社人,由于家人患病、又没有劳力,经济窘迫,成了村里的精准脱贫户。由于看好山羊市场的广阔前景,冯广锡将申请到的4000元脱贫资金全部投入到合作社。“以前靠补助生活,现在把资金放在一起搞产业,贫困户的帽子随便甩得脱。”老人说,合作社管理完善,监督也很到位,投入的资金不会打水漂。
    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三台县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加强贫困人口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不盲目推进,不贪大求洋。”三台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为帮助贫困村选准产业、发展产业,该县大力推行“农技员+贫困户”模式,组织选派科技干部深入到贫困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科技人才对精准扶贫攻坚服务的全覆盖。同时,制定培训方案,针对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种类和需求,逐一开展扶贫产业对口培训,提高贫困户自主就业、发展产业能力。
    针对缺资金的贫困户,该县推出“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对发展产业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愿贷尽贷;针对缺劳力的贫困户,采取“资金股权量化”模式纳入合作社,由村两委统筹流转其利用率不高的谷底槽沟地、二台闲置地、三台破顶地集中发展产业,年终按照比例分红。同时,县财政向每个贫困村投放不低于50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大力支持村集体独立经营或投资入股以精准扶贫为目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为创新示范引领机制,突出抓好绵阳市丘区农村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该县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为抓手,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劳务股份合作社、村旅游度假股份合作社、村富民置业股份合作社,累计完成近万亩土地整理、田土调型,连片发展甜橙、油用牡丹等产业基地近万亩,探索形成“四方分成、股权量化”“公司+金融+建卡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农村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深丘地区加快发展、脱贫奔康的新路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扶贫与移民
四川社会组织大力参与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
  “ 种子基金”启动以来成果显著 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