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藏区同步奔小康
今日的木里,春风正劲,不若60年前的落后闭塞;今日的木里,风光独好,不若60年前的贫穷苍夷;今日的木里,欢笑盈面。
搭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60年风雨,木里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蓄势而发,用稳扎稳打的“木里态度”、快人一步的“木里速度”,让经济建设走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造就了木里经济发展的辉煌腾飞。
2012年,木里完成全县生产总值22.59亿元,是1953年建县时的1298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8亿元。
富民: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夯实小康之基
60年前的木里,“靠天吃饭”是这里人民的生活写照,生活状态和当地天气捆绑,老百姓只能祈求风调雨顺换一个丰收之年。
农业振兴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60年来,木里县委、县政府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民增收、带领大家跑步奔小康,当做了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把木里人民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解放出来。
“让土地流金淌银。”木里在60年的发展之中,紧扣农业发展这根弦,努力挖掘土地价值,发展核桃花椒产业,建国家级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建康巴地区核桃大县。同时配套相关产业发展,探索林下产业模式,推广林-草、林-药、林-粮、林-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截至2012年12月,木里全县拥有核桃面积31.0565万亩,产量2500吨,产值2500万元(10元/公斤);花椒总面积9.1243万亩,产量625.7吨,产值2502.8万元(40元/公斤)。
同时蓬勃发展的还有牧业和渔业,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3亿元,农牧民人均新增纯收入550元。固定资产投资62.03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
强县:
实施工业主导 建水电核心增长极
建县初期,木里的工业还是一片空白。60年发展,从“木头财政”到“水电经济”,木里没有从“天保工程”带来的经济结构大逆转中迷失,反而从变数中找发展,造就了一根经济发展的“脊柱”。
1998年,木里典型的“木头财政”坍塌后,木里改变谋生、寻思求变,木里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依托,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水电开发中,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资源入股、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开发模式,引进实力企业参与“一江三河”水电开发;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在全州率先探索出“政府主导、资源入股、生态补偿、企业主体、资源配置”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这一变,给木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一剂“强心针”般让木里的经济重现生机。随着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的逐步深入,木里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2年,木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初步建成的电站5个,装机容量61.4万千瓦。全年“一江三河”水电开发完成投资49亿元。同时,制定出台了《木里藏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县境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
在未来五到十年,木里将建设成为全国“西电东送”的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打造成凉山经济重要核心增长极之一。
突破:
扶持第三产业 培植新的增长点
“把机器调试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机器雕花了。”12月3日,在木里县天华民族工艺家具厂,机械雕花师杨小平正在给记者展示用机器制作藏式家具的过程,以往最重要、最花功夫、最难做的木材雕花,现在只需要学会电脑操作就可以用机器轻松的制作出来,用机器制作出来的木材雕花更精细、匀称。而杨小平熟练掌握机械雕花技术,只花了3个月时间。
天华民族工艺家具厂老板张天华告诉记者,使用机器生产藏式家具后,他的家具厂产量逐步提升,1天就可以做一套藏式沙发,而之前可能需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
从1988年带着3000元资金艰苦创业到现在做成木里最大一家民族家具厂,年产值上百万元,张天华走过了艰难困苦迎来了今日成功。“这些发展与政府的关心和扶持是分不开的。”张天华说,木里县政府非常支持他们这些中小企业,从政策上扶持,在工作中关心,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业条件,促成了他们一步步的成功。
张天华只是木里经济建设中一个小小的掠影。60年来,木里打破封闭,让木里“活”起来,让经济“转”起来。发展中的木里不断探索经济发展的路子,最终循着“走出去、请进来”这条清晰的脉络,一点点成长起来。
木里把目光放到了第三产业上,紧紧抓住国家规划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机遇,在旅游产业上寻求突破。完成了木里大寺文物修缮建设项目(二期)的申报和攀枝花对口帮扶木里8年旅游规划建设项目、《木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木里洛克九百里生态旅游线路总体规划暨重要节点建设性详细规划》、《木里大寺建设性详细规划》、“木里洛克生态旅游线”示范项目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进一步加大木里大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景区景点,拓展客源市场,以发挥旅游在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富民增收中的独特作用。
2012年,木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