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抒祥发表署名文章: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服务四川“两个跨越”
近年来,四川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资源大量消耗,环境问题突出,解决日趋严重的盆地雾霾污染已刻不容缓。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开启了实现“两个跨越”的新征程,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将面临更严峻挑战。既要强化能源保障服务经济发展,又要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出路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战略转型。重点是以电为中心,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加快发展特高压,促进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
□王抒祥
转变能源开发方式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能源清洁化是趋势,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比重的1/4。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13年煤炭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而且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很大。当前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中,约8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50%的细颗粒物来源于煤炭燃烧,带来大气、土壤、水质等突出问题。去煤化是治理雾霾的主要手段,目前除中国和印度外,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能源消费大国的煤炭消费,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消费总量都在下降。而全球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持续上升,已达到20%。随着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方向是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清洁能源将占据全球能源主导地位。
四川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有力,具备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的条件与实力。四川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43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1.2亿千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居全国首位。川西高原拥有较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大力优先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清洁能源战略,全力打造西南水电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目前,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流域,以及嘉陵江、岷江等中小流域均呈现全流域开发局面。同时,2013年底全省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也发展迅速。目前,四川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77%,2015年将超过80%,2020年达到85%左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能提升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支撑,而且通过外送到华东、华中、华北等负荷中心,对于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也具有突出重要作用。
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电能可以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广泛替代化石能源,是提升能效、防治污染的有效举措。电能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随着电气化水平的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不断提升。过去20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3.2%上升至19%,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9.1%上升至22%。低碳乃至无碳化是新一轮能源变革趋势,电力可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第一大能源品种,将出现新的用电领域、用电方式和用电技术。
实施电能替代,重点是“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水代火”。以电代煤,主要是在城市工商业生产等重点领域推广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热泵、双蓄等技术;在居民生活领域推广“家庭电气化”,推动应用电采暖、电热水器、电炊具等,大幅减少直燃煤。以电代油,主要是以政府、公交、环保等领域为重点,以点带面,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等,减少石油依赖。四川拥有清洁水电资源优势,将一定规模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集中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既提高水电资源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电动汽车能源消费从源头到终端全程“零”排放。以水代火,主要是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丰水期发电权交易,多发水电,少发火电。同时,鼓励企业多用清洁能源,减少自备电厂自发电量。
转变能源配置方式优配清洁能源
特高压电网是解决四川“丰余枯缺”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分布不均衡、能源效率不高,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高压是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四川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仅靠省内电力市场难以有效消纳。水电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且其中三分之二是径流式水电,丰水期大规模电能富余和枯水期电能缺口特征明显,“丰余枯缺”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据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5年电力需求将达2400~2800亿千瓦时,在满足省内用电增长且外送通道满载情况下,四川丰水期弃水和枯水期缺额电量都将超过100亿千瓦时,2020年还将翻倍。因此,必须通过特高压电网,在丰水期将四川清洁能源以电能方式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消纳,在枯水期将新疆煤电引入四川,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减少负荷中心环境污染。
特高压电网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安全承载能力,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基础平台。一是输送能力强。通过发展特高压,可大幅减少输电线路走廊和变电站占地面积。二是配置范围广。藉此可构建覆盖全国,甚至跨国跨洲的能源配置网络。三是安全性能好。依托网架坚强、广泛互联、开放互动、高度智能等技术优势,对大规模、间歇式、随机性电源接入的适应性更强,可大幅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特高压电网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避免弃水、弃风、弃光以及枯水期缺电。四川是特高压发展主战场,2010年建成±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2012年建成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预计2014年6月投运±800千伏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四川电网成为全国资源优化配置重要平台和综合枢纽。2013年四川外送电量达690亿千瓦时,带来经济增加值200亿元左右,减少火电燃煤约22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约48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62万吨,累计外送清洁电量已超过1600亿千瓦时。枯水期外购电270亿千瓦时,连续5年枯水期没有拉闸限电,有力支撑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为满足清洁能源发展和电力增长需求,要尽快核准建设1000千伏雅安—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同时尽早启动1000千伏绵阳—万县特高压交流工程,奠定“十三五”能源发展基础,同时加快“疆电入川”进度,尽快启动±1100千伏准东—四川特高压直流工程。
(作者系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