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惠民生 心与心贴得更紧

14.12.2013  19:42

12月4日,我与本单位的符道禹、李秀东、雷斌吉、向朗一道,前往通江县春在乡石板店村开展“转作风·惠民生”活动。石板店村距巴中城90余里,原属新建乡,撤乡并镇后划归春在乡管辖,原本就比较偏远,撤并后就显得更加边缘化了。

夜宿石板店

汽车顺着蜿蜒曲折的水泥村道盘旋而上,傍晚掌灯时分,我们来到该村一组的向贵华家。向贵华在外务工,家里留下八旬老父和妻女及三岁的小孙子,女主人戏称道:“我们这是真正的38-61-99部队”。听说客人来了,村支书向贵荣和村主任吴义明连忙赶过来接待。正在村里联系惠民活动的两名乡干部闻讯也赶了过来打招呼。时间已晚,原计划当天下午召开的党员干部座谈会只好推到第二天。我们围着炭火,开始调研和采访。石板店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364户1560人。长期以来,道路不畅、水源奇缺、没有产业三大难点困扰着该村,属典型的贫困村。附近农户听说来客了,纷纷围了过来。熊熊的火苗把一圈人的脸膛映照得通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谈村里的发展、贫困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

不知不觉到了吃夜饭的时间,在女主人的再三催促下,大家一同入席。尽管我们反复要求吃面条,但好客的主人哪里肯依,小火锅、炖腊肉,蒸的、炒的……面对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肴,我连声说:“相烦相烦!你们请客,我们买单。”

女主人说:“这里条件虽然差,但这些年国家政策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招待客人不成问题。”

入夜,乡村一片静谧。躺在农家的木架子床上,听风吹竹林发出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不觉中酣然入睡。

老党员的本色

翌日早饭后,我们便开始工作。出门时,为饭钱和住宿费主人又与我们推辞。争执了半天,总算勉强收下。

晨雾弥漫,寒气袭人。按照计划,党员干部会定在村委所在地,大概要在上午10点左右人才能聚齐。趁这个间隙,我们分头行动,走访各自联系的农户。

一组的退伍军人、老党员黄作华,今年74岁,体弱多病,加之五年前一次事故摔残了双腿,现在一家5口人仅靠微薄的低保金和伤残补助度日。听说来客了,在老伴的搀扶下,黄老硬是拄着双拐起身迎接。

黄老的儿子在外务工,但收入只能自给。虽然年事已高,但黄老仍就自食其力。他一直坚持每天打草鞋,一来可以打发时光,二来每双能卖1元钱的收入可补贴家用。来到黄老的工作坊——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这里堆满了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老人一定要给我们展示手艺:选料、搓料、上机、编织,他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给我们演示。从他庄重的神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党员自强不息的本色。

据了解,像黄老这样的贫困户在石板店村还有好几十户。同行的工作组成员告诉村支书,他已经联系了好几家企业,计划元旦前再到这里搞一次“暖冬行动”,为这些贫困户送去温暖。

事后才知道,村支书向贵荣把我们交的食宿费当做慰问金送给了老人。

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走访告一段落,爬行了40分钟山路后,我们来到位于村道尽头村“两委”所在地。

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20余人陆续赶来。此时已是上午10点过,阳光穿过晨雾照射在“两委”的院坝里,座谈会就在院坝里进行。

大家随意围坐了一大圈,我向大家宣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市“转作风·惠民生”活动精神和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转作风·惠民生”活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行的工作组成员作了辅导发言,介绍了市委加快巴中发展的决策和措施,近年巴中的巨大发展变化。村支书和村主任介绍了村上的工作。

发言时,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积极踊跃,一听就是有备而来的。谈成绩不居功,充分肯定村“两委”的工作;讲问题不护短,慷慨陈词、掷地有声。

李元仁、邱齐华、潘大成、邱茂生、李绍学、宋仕均、陈恩民、黄永乾、陈恩秀分别就水利、产业、班子团结、党员队伍建设、老弱病残帮扶问题先后发表看法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工作组成员积极为现场群众详细解答,同时,承诺一定将群众的心声带回去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断头路的问题。部分村民代表意见很大,认为是“两委”班子办事不力,修一半留一半,剩下7.5公里接不上路网,影响了村里的发展。连珠炮似地发问,弄得“两委”主要负责人无从回答。好在工作组成员李秀东因长期从事交通工作报道,对这些情况很了解。于是进行了相关政策解释,大家听后十分满意。

一位路过这里的村民被座谈会的气氛感染,也要求谈点想法。在讲了自己如何艰辛之后,气愤地说自己这几年从来没有享受过国家的好政策。工作组成员雷斌吉听后马上反驳:“你说话太极端了。我问你,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享受到了吗?粮食直补政策享受到了吗?退耕还林政策享受到了吗?”这位村民被问得哑口无言,显得很不好意思。“我们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要心怀感恩。”在场一位老党员的这句话让在座的人都笑了。

“充分证明我们在基层群众中的宣传不够,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方面群众得到了实惠还不领情。看来干部定期下基层很有必要。”工作组成员符道禹感慨地说。

薄雾渐渐散尽,太阳照得每个人心里暖洋洋的。两个多小时的会议开得十分紧凑,效果良好。

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走访,我们对石板店村群众的困难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特别是在慰问联系的特困户后,我深切地感受到群众对党委、政府寄托着很高的期望。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多了,要多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和好事,才能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