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无处安放停公共地面 成都市民投诉日趋增多

07.07.2014  09:37

  开栏语

  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小区的车位供不应求,回晚了爱车便无处安放,每天下班回家都要上演激烈的抢车位“大战”。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小区停车成为了很多市民头疼的问题,车位不够,车主只好把车停到小区公共地面上或者周边的市政道路上,导致道路堵塞,投诉也随之而来。记者近期跟随交警实地调查了多个投诉严重的小区,探究停车难的根源,同时和多部门联系,联合出招,或画线占道停车,或寻找合适的公共用地“开辟”车位,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问题篇

  “我们小区门口的路上停满了车,中间留的通道窄得很,一辆车勉强通过,如果会车只有堵起。”“车都停到人行道和盲道上面了,骑自行车都过不去,太没公德心了!”近段时间,交警部门接到了不少类似的投诉,小区外乱停乱放影响他人通行,住户们意见都很大。但另一方面,车主们满肚子委屈,“车位不够,不停外面停哪儿?”日前,记者跟随交警来到几个反映强烈的小区,调查停车难现状。

  上下班没法走 车辆遗失时有发生

  类型一:临近主干道

  小街两边停满 早晚无法错车

  地点:府青路三段旁

  某小区紧邻府青路三段和二环路,小区规模大,入住人员多,车位不能满足业主需求。小区有几个出口,通向欣然一街、新怡路和欣然二街,三条小街都不算宽敞,但如果没有乱停放,可以满足小区居民进出。然而每到晚上,小街两边都会停满车辆,把车道挤压到只剩一条,小街是双向通行,经常发生两车对峙的尴尬。此外,小街还要通行社区巴士,在早高峰时,社区巴士和私家车全部堵在路上,谁也走不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三条小街上经常有小摊贩出摊占道,三轮车电瓶车到处窜,交通更加混乱。小区物管介绍,停车问题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此前还有部分车辆直接停在大门口,让其他人无法进出,他们只好安排人随时在门口守着提醒,有时遇到不讲理的司机,还要受了委屈只有往肚子里咽。

  停车占用快车道 丢车时有发生

  地点:锦江大道旁

  锦江大道与成龙大道交叉口的某个小区也是乱停车的“重灾区”,小区内侧的白桦林路尤为严重,车辆直接停到了快车道上,把整条路拦腰切断。如此“气势汹汹”的停车方式每天晚上都要上演,让很多居民叫苦不迭。随意停车也为车主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路边无人看守,丢车的事时有发生,爱车丢失,车主也找不到责任单位,只有自己承担损失。

  虽然车辆丢失隔段时间就有,但这也没有让乱停车现象收敛,车主仍然把白桦林路当成露天免费停车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车位不够,找不到地方停,不得已而为之。

  类型二:临近小流量街道

  车流量小 车辆垂直停放

  地点:静远路

  静远路是随着新楼盘开发而“诞生”的一条小街,位置远离主干道且路面有高压电站,除小区居民几乎没人会走这条路经过。车流量小让静远路具备占道停车能力,这里也画了线让大家停车。然而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情况却是,车主都不按画线方向停车,而是选择垂直停放,以便停更多的车。街沿较低的一侧,车辆更是停到了街沿上方,挤占盲道,着实给行人带来了不便。

  交警介绍,流量小的街道乱停车问题更是严重,很多车主认为道路没有什么车通过,自己停在路边也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还有一些车主,本来小区里还有停车位,但是为了省停车费,宁愿把车停在外面。

  小区内外都是车 尾气噪音怨气大

  地点:南三环与锦江交会处

  某小区共有2870户,入住2440户,地下车位1610个,每天晚上,地下车库全部停满,回来晚了的车辆只有停到小区内的地面上或者小区外的市政道路上。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小区住户的怨言都很大。物管告诉记者,车停到小区里面,一楼的住户是最受影响的,尾气、噪音天天萦绕在窗外。小区外的翠柳湾路和翠柳湾支路也被大家擅自“开发”成停车场,道路两边全部停满,早晚出门很不方便。

  交警总结

  乱停车危害大

  现场考察想办法

  针对停车难,交警也总结了几大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车位不够用,其次便是地下车位停车贵,居民想省钱。此外还有不少新建小区,刚修好时周边车流量小,空地也多,很多住户认为停在背街小巷不会妨碍别人,无所谓。但随着小区不断成熟,乱停车的矛盾便凸显出来。乱停车看似是方便了自己,其实危害很大。交警介绍,首先就是车辆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路边无人看守,很容易丢失。此外,乱停车也容易引发事故,伤及他人。如果小区周边乱停车严重,早晚出行回家也是难题,还容易滋生邻里矛盾。

  如何破解停车难?交警表示要因地制宜,想办法增加停车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呼吁大家文明停车,不要造堵。明日,本报将继续推出“联合出招、缓解小区停车难”解决篇,看几个小区是如何突破瓶颈化解难题。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刘阳

原标题: 车无处安放停公共地面 成都市民投诉日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