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爸爸想开餐馆 残联:可推荐就业

29.11.2013  08:38

 
经过治疗,1岁的詹天齐有了明显的好转。

 
筠连县残联送来慰问金。


 

过去的两天,本报连续报道了独自抚养一对儿女,背着儿子蹬三轮的残疾爸爸詹圆圆的故事。前天,詹圆圆1岁的儿子詹天齐病情加重,在好心人帮助下住进了医院。牵动了不少市民的心。仅一天时间,詹圆圆的个人银行账号上,就收到上万元爱心捐款。而爱心奶粉、衣服等物资,也已经在寄往筠连的路上。所幸孩子在经过治疗后,并无大碍,下周一就可出院了。

与此同时,好心市民又纷纷劝说詹圆圆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不要再蹬三轮车了。筠连县残联也表示,可为他推荐适合的工作。

儿子病情:再住4天院 就可回家休养

昨天的詹天齐气色明显好了很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詹圆圆从家里拿了几盒好心人送来的牛奶,用热水给儿子温热了一盒。1岁的詹天齐的一双小手,紧紧握住爸爸递过来的牛奶盒,吧唧吧唧吮吸着。

这两天输液后,有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比较好。”筠连县人民医院负责人李洁说。“今天医生说了,娃儿恢复得好,估计再住三四天院,就可以回家了。”想到儿子马上就可以出院了,詹圆圆看上去也变得轻松起来。詹天齐这次住院大概要花费1500元,因为有好心人源源不断的资助,住院费已不用他担心。

心怀感恩:“请你们一定帮我转达感谢

我去查了卡上,现在已经收到将近1万块的爱心款了。真的很谢谢大家!”詹圆圆说,等儿子出院后,他也不会急着去蹬三轮,他要在家好好照顾孩子一段时间,等儿子痊愈后,他才打算继续干活挣钱。

昨天晚上,当记者离开病房后,又有一位筠连县当地市民来医院看望詹圆圆一家。她提着一箱奶粉,还给孩子买了一套衣服,又给了詹圆圆500元钱。连自己的姓名都没留下就离开了。“请你们一定要帮我在报纸上转达这个感谢。谢谢这些好心人。”晚上8点,詹圆圆给记者打来电话说道。

未来打算:擅长做家常菜 想开家小餐馆

很早就步入社会的詹圆圆,一直漂泊在外。那时,他随着打工潮南下,去往广东。在广东的一些餐馆打小工时,他自学掌握了一些菜品的做法。在他24岁时,在广东省梅州市,认识了重庆人吴先生。吴先生觉得他厨艺还不错,便邀约一起开餐馆。“我出钱找地方,装修,置办物品。你只需当好掌勺大厨就行。”吴先生这一席话,让詹圆圆兴奋不已。经过一番筹备,这家主打中餐的小餐馆开张了。

就在他准备大施拳脚挣钱时,他第一任“妻子”却突然弃他而去。“那时餐馆开业3个月,刚有点起色。”詹圆圆说,不得已之下,他带着4岁的女儿,身上揣着几百元车费,回到宜宾市兴文县。在兴文县,他曾在一家重庆火锅店上了一个月班,因无法照顾女儿,他还是辞掉了。

我最爱的还是做菜,最擅长的是家常菜。我希望以后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开一家小餐馆,专门卖价格不贵又好吃的家常菜。”詹圆圆说。

■救助

筠连县残联:可解决部分技能培训费 并推荐就业

昨天上午,筠连县残联综合办公室主任韩宗权和残联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医院,看望詹圆圆和他的儿子,并给他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你先把孩子的病治好。以后有啥困难,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想办法帮你解决。”韩宗权说。

如果詹圆圆想重新找工作,我们残联可以帮忙联系、推荐。每年都会有企业在我们这里招工。”筠连县残联理事长李文忠也表示,詹圆圆如果想学点技术,我们也可以为他解决一部分培训费,并帮助他就业。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周瑜原 陈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