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老国企亮出新利器

17.05.2015  12:34

  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尘不染、悄无声息,身穿特制工装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埋头工作,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听从指令精准定位、牢靠安装……4月中旬,记者走入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的变频器生产车间,与想象中传统机械制造企业不同,这里就如同一家实验室一般,干净整洁、紧张有序。

  然而,这样的一个企业,却曾以生产重型机械见长,被誉为“重型装备摇篮”。中信重工的前身是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大型项目之一,“洛矿”曾声名远播。

  采访中,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过去生产的重型机械,一个零部件就有数吨重,在加工过程中,甚至需要用轨道列车和重载卡车在厂内进行转运。而如今,依托主机市场,开发工业领域高端专用变频技术装备,打造机电液一体化产业优势成了企业的着力方向。在变频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米见方的盒子里面,装着一组组的核心集成电路板和电器元件,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体量更小、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也更高。

  “企业无论规模多大,一旦失去创新优势,就无法做到大而优、优而强。最近刚刚开始量产的高端变频器,能实现设备节能30%左右,小小的变频器承载了中信重工跨界发展的希望。”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说。

  2012年底,中信重工组建了国内最大的变频器研发团队。2013年7月,中信重工自主研发的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国家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迅速的转型,使中信重工在近两年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持续深度推进向高新技术企业、成套服务商、国际化企业的“三大转型”,跑赢了大市。

  企业转型的背后,是技术装备的升级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谭志强是中信重工重机厂数控车间的一名铣工,是公司评出的“大工匠”。1986年高中毕业后进厂,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二十九个年头。“那个时候工作比现在苦太多了。”谈起当年的工作,谭志强摇着头笑了。从人工控制到计算机数控,谭志强经历了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谭志强说,以前精加工一个轧机牌坊,需要七八个人干40天,现在5个人15天就能干好。“以前工作主要靠拼体力,现在是体力智力并行,而且智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如今,这位“大工匠”不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月工资收入享受到与高级工程师不相上下的待遇,而且还带了17名大学生徒弟。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20%的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半。而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还只有5%—10%。如今,中信重工也正不断推进“核心制造+变频传动+智能控制+成套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收入占比。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