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变身“店老大” 四川农村“合家欢”酿出幸福味

28.03.2017  18:31
  在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岷江河畔的悦来乡荔枝湾村,有一对年轻夫妻。过去一直外出打工,现在回乡创业后,自己当上了老板,不仅开上了奔驰越野车,还拥有了营业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每天宾客盈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家三代7口人其乐融融。

  这对夫妇名叫张松瑜和帅黎晴。当记者走进他们的“鱼香村”农家乐厨房时,两人正聚精会神地忙活着。

  张松瑜面前放着一盆5斤多的黄辣丁鱼,转眼间,在没有任何刀具的情况下,就把一盆鲜活的黄辣丁鱼徒手收拾完。记者看了看表,大约就两分钟的时间。一位在场的顾客发出惊呼:“太不可思议了!我用刀起码也要20多分钟。

  在厨房的另一边,帅黎晴飞快地择菜、洗菜、切菜,一堆萝卜和辣椒,很快就被她“修理”完毕,然后送到后院的泡菜坛里。每坛能装100多斤的10多坛泡菜放满了整个后院。揭开坛盖,菜品色泽鲜美,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别看有这么多坛,我们几天就能卖完。”帅黎晴告诉记者,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喜欢点她做的泡菜,有的客人临走时还要买几份带回家。

  35岁的帅黎晴,16岁就外出打工,学过理发、当过火锅店的服务员,和初中同学张松瑜恋爱结婚后,聚少离多。张松瑜中学毕业后就去参军,退伍后外出打工。

  尽管有一些干厨艺的底子,但靠给别人打工,小两口还是没挣到多少钱,于是想到回乡创业。回到家乡后,正赶上乐山市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过去的荒山荒坡、河滩地,通过土地流转,种上了荔枝、杨梅、橘柑等水果和各种蔬菜。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旅游、运输等服务业的兴起,每到水果成熟季节,外地客商蜂拥而至;周末和节假日,城市居民们也涌向果园菜地,领略田园风光,采摘水果和新鲜蔬菜。

  凭着多年打工的经验,张松瑜和帅黎晴很快发现了商机。他们拿出所有的积蓄,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几亩河滩地,开了个农家乐。

  开始,由于对市场不了解,生意不好。后来,他们参加了乡上举办的几期培训班,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创造性地开发了绿色生态“鱼火锅”。他们与岷江河畔的水产养殖户签订了生态鱼供货协议,增加了清汤底料和特色品种菜。又用农家肥种植辣椒、萝卜等新鲜蔬菜。这些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菜,长相好,口感也好,很受客人欢迎,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每天能接待20来桌客人,周末来的人更多。”帅黎晴开心地说。

  “最让我们开心的是,现在每天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和双方的父母在一起。”帅黎晴边说边指着在书房里做功课的儿子和正在帮着炒火锅底料的4个老人。

  帅黎晴的儿子今年11岁,读小学。过去,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自从我们回来后,一家人成天笑嘻嘻的,娃儿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一直默默干活的张松瑜终于抢上了一句话。

  据了解,在荔枝湾村,像张松瑜和帅黎晴这样回乡创业的人还有很多。悦来乡人大主席张腾富介绍,过去,荔枝湾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有80%外出打工,现在回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利用打工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承包果园,养猪养鸡养鱼,搞农家乐,帮助村民开网店等。

  “由于回乡的青壮年人多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活跃起来。”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丽说,有的成立诗歌会、读书室,有的成立文艺表演队等等。既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又给老人和儿童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记者调查发现,悦来乡的变化只是乐山市的一个缩影。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新产品新业态大量涌现,吸引了更多外出打工人员不断返乡创业,创业的不断成功又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经济。(记者 惠小勇 吕庆福 陈健)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