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村合作 “飞地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13.06.2017  12:45

 

 

专合社人员正在给肉牛喂食。


        □特约通讯员宋成均 文/图
    针对如何破解规模化发展脱贫产业这一难题,长宁县富兴乡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方式,通过跨村发展“飞地产业”,有效开辟了扶贫新路径。6月8日,笔者前往采访,了解“飞地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情况。
    大云村地处富兴乡南部山区,是长宁县21个贫困村之一,也是2017年该县10个计划退出贫困村之一,总人口765人。全村耕地仅200余亩,户均不足1.1亩。在大云村,放眼望去,天蓝水清,到处都是楠竹、苦竹和刺竹,就连桫椤、银杏、桢楠等珍稀植物也能见到,随处可见原生态旅游资源。但因地处蜀南竹海自然保护区,无法规模化修建养殖基地,如何发展脱贫产业,成了村里面临的最大难题。
把产业建在外村
    为破解这一难题,富兴乡党委、政府在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后,最终把目光聚焦在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云盘村。
    云盘村是该乡2014年建成的新农村,各项事务发展良好。2015年底,该村又成立了长宁县兴良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了400万元建设占地100余亩的肉牛基地,建成养牛圈舍近3000平方米。
    在征得大云村全体贫困户同意的情况下,富兴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兴良养殖专合社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按照 “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大云村42户贫困户共同入股51万元到兴良专合社发展肉牛产业。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整合资源,用活资源,在保障贫困户和村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也支持了养殖户的发展。”富兴乡党委书记罗云均说,省级贫困村大云村地处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既要保护这里的青山绿水,又要发展肉牛产业,就只有把产业建在另外一个村上。
    “贫困户把他们的专项资金入到我们专业合作社以后,什么都不管,直接分红就是了。”养殖专合社技术负责人谢伟说,买牛、养殖、管理、销售等等,贫困户都是不承担任何风险的,“今年4月份卖了第一批牛后,贫困户根据入股资金的多少,每户已分到200—500元不等的利润。
    提高贫困户分红
    根据入股协议,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可获得两笔收益:一是保底收益。专合社按年息4.2%的标准付给贫困户基本收益,贫困户每户每年有约520余元收益。二是按股分红。在满足贫困户年息4.2%的保底收益和发展资金后,兴良专合社每年所得剩余利润按贫困户所占股本比例分红。贫困户对此也很满意。
    大云村三组贫困户熊怀先的丈夫因病去世后,又因女儿患病医治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负债5万多元,家里劳动力也很缺乏。笔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下崽后的母猪喂食。“我们的扶贫资金入股养牛,过年就可以分红,自己一点也不用操心。”她告诉笔者,这样她就有精力专门来喂猪,仅喂猪一项一年下来还是有近万元钱的收入。
    为提高贫困户年底分红收益,专合社也在不断拓展自身业务,扩大经营范围。他们积极构建生态养殖产业链,有效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再用蚯蚓饲养黄鳝、泥鳅,形成肉牛—黄鳝(泥鳅)养殖链。通过生态循环养殖链的构建,既打造了本土生态养殖名片,推出富兴特色美食品牌,同时也能切实提高贫困户年底分红收益。

江油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攻坚行动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扶贫与移民
立下“军令状”扶贫“新兵”誓要斩穷根
     □郑大令 本报记者 左杉    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