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团游降温 自助游上位

03.01.2014  12:29

  2013年,对于所有旅游行业从业者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客源地;这一年,在政策春风中,廉价航空成为炙手可热的模式,各家纷纷筹划成立低成本航空;这一年,《旅游法》正式实施,进一步让传统旅行社遭受重挫,团队游市场急剧萎缩,如何转型成为待解难题;这一年,在线旅游企业依然如沐春风,纷纷发力移动端令订单不断飙升……

  从“团七散三”到“团三散七”

  新《旅游法》震荡行业

  2013年十一黄金周,我国首部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引起了传统旅游行业的动荡。这部法律重在治理旅游行业“旅游购物”、“零负团费”等持续多年的顽疾,逼迫旅行社旅游产品的价格逐步透明化,令其低价竞争优势不再,而游客对上涨的团队游价格表示难以接受,纷纷选择自由行。由此,中国式跟团游降温,散客化时代来临。最典型的是,“十一”期间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旅游市场团散比例出现倒挂:从原来的“团七散三”,变成“团三散七”。

  在2014四川省全省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会上,四川省旅游局郝康理局长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旅行社身份的转变,“从前的旅行社更像装配车间,组装各要素形成产品,供应游客。如今游客更多选用DIY产品方式,旅行社提供部分要素产品,旅行社功能正在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带给传统旅行社短期的阵痛。在成都市中青旅某门市部职员巍巍看来,四川的旅游从业者2013年过得很艰辛,上半年芦山地震,下半年新《旅游法》执行,再加上国外政局时不时变动导致旅游市场一直不是很好,特别是东南亚的各条包机线,市场淡季时旅行社只有亏本促销,尽量挽回损失。

  对此,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新《旅游法》的执行,对于旅行社行业是个好事。虽然短期内游客更愿意选择自由行,但是自由行如同电脑高手自助攒机,如何成为高手是个问题,时间成本、学习成本并不低;中小旅行社如同电脑城的商铺或者杂牌厂商,可能有淘宝的惊喜,更多的是没谱;品牌旅行社则相当于品牌电脑,一般能够享受靠谱、便捷的服务。

  从六大需求到九大需求

  景区“智慧旅游”势在必行

  国家旅游局在2013年11月份下发通知,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通知指出,2014年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尤其要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

  但是2013年发生在景区的诸多事件,却让游客感觉不到一点“智慧”:国庆4000游客“滞留”九寨沟、女游客丽江骑马不给钱遭殴打、黄山为了卖45元的盒饭禁售方便面、游客需要购买148元门票方可游览凤凰古城……这些引发热议的事件都值得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者反思。也有值得点赞的,例如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2013年“十一”黄金周,面对日均超过3万名游客的井喷现象,峨眉山景区依然能够轻松应对,这得益于其“智慧旅游”系统的建立,全面适应了“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服务个性化、营销网络化”的旅游发展新趋势。从容不迫地与游客“零距离”互动,做好导航、导览、导游、导购四大服务功能,为游客带来超出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

  正如郝康理局长总结到的,现在的游客需求已经从以往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往“吃住行游购娱、咨询、投诉、分享”九大需求转变,这要求景区管理者做更多的公共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