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烤肉只差孜然?” 五问高温补贴

14.07.2015  21:03
高温补贴去哪了?

  “距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了。”这两天,有网友用这句话形容走在路上的感觉,京城变成了“烤箱”。除北京之外,入伏这两天,全国各地迎来了大范围的高温。“你那热吗?我这快烤熟了。”有网友如此说。日前,人社部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国家都发话了,你领到高温补贴了吗?新浪新闻今天推出的调查发现,超7成参与调查者没领过高温补贴。

   一问:多热才能领“高温补贴”?35摄氏度以上

  “高温天气”是指地级市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公布的日最高气温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人社部等部门明确规定,高温补贴针对在高温天气从事露天工作,及在33℃以上的室内工作的职工。

   二问:高温补贴有多少?每月200元左右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出台“高温津贴”标准,但多地标准数年未涨,如广东、山东、湖南仍分别沿用十年前的津贴额度标准。北京2014年高温补贴标准,室外室内分别为,每月180元和120元;上海为每月200元;深圳2015年的高温补贴标准为每月150元。

  被誉为“新四大火炉”的重庆、福州、南昌、杭州情况如何呢?重庆高温补贴按天发放,最高标准每天20元,这需要职工在40度以上条件下工作;福州每月200元;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240元/月,室内非高温作业劳动者160元/月;杭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30元。

  每月200元左右的高温补贴虽然算不上大数目,但对于高温补贴主要针对的露天工作的建筑工和环卫工来说,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三问:高温补贴由谁发?用人单位

  国家规定,高温补贴由用人单位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一经查实,用人单位将根据地方规定会受到一定数额的罚款。

   四问:谁能领高温补贴?对此各地规定并不相同

  人社部等部门明确规定,高温补贴针对在高温天气从事露天工作,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职工。但一些地方的具体规定,却并不相同。

  对于补贴的发放对象,网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不少网友表示,很多室内工作者因为能享受空调的清凉,所以不应该成为发放的对象。也有网友表示,虽然工作环境不是高温,但通勤路上依然要接受高温炙烤,应有补贴。各地对于室内高温工作是否有补贴规定并不统一,这也为高温补贴的争议提出了新的话题。

   五问:你的高温补贴到账了吗?收到了绿豆和冷饮

新浪针对高温补贴的调查

  新浪新闻今天推出了调查,有超5000名网友参与,其中超过7成参与调查者知道“高温补贴”;而表示“没领到高温补贴”的同样超过7成。大多数网友称,在高温天单位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补贴或防高温措施。仅有14%的网友称,单位会发放补贴。此外,最多的就是发放降温用品。而做到缩短工时和放高温假的均为1%。

  据媒体报道,真正将政策落实的单位很少。很多单位用绿豆、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代替高温补贴,蒙混过关。

  新浪新闻综合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