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改方案有哪些“干货”? 长远与夯实基础相结合

17.03.2015  11:24

        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包括引言和十一部分内容,即总体要求,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改进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和职业联赛体制,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普及发展社会足球,改进足球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式,推进国家足球队改革发展,加强足球场地建设管理等。《方案》的制定,标志着中国体育朝着建设体育强国的更高目标前进,足球的改革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将起到极为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着眼长远与夯实基础相结合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受到出线足球、金牌足球、功利足球的思维束缚,违背发展规律,始终无法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由于人才培养没有跟上,中国足球逐渐到了几乎无人踢球的窘境。2009年,中国注册的职业足球人口只有6972人。在以奥运会、全运会金牌为主导的体育价值体系内,由于足球在这些大赛中金牌数量少,本身又资金投入大、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才率相对较低,逐步被“边缘化”,各地体育部门发展足球的积极性大幅降低。

        16日公布的改革发展方案特别强调:着眼长远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战略实施;夯实足球发展的人口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基础、文化基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同时,《方案》还把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三步走”战略——

        近期目标:改善足球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形成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中期目标: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

        远期目标: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提了多年的申办世界杯终于落在纸面,有望付诸实施。

        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方案》提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方案》旨在“发挥足球育人功能”、“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这是一项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就在几天前,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到,为贯彻国务院、教育部“足球进校园”的部署,在大量前期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由足球教育专家、中小学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共同编写的《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将于本月底编写完成。这就意味着,未来校园足球的发展也将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这对于实施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有着重大意义。当然,足球进校园,不能只是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

        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

        此次改革方案中提到,“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但在具体实施中,配套改革措施能否跟上也是足球改革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经调整组建后的中国足协将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这涉及到相关人财物的政策适应和行业管理问题。而足球改革还涉及到财政、税收、土地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改革配套能否跟上、形成合力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协调推进工作。

        足球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远景目标与当前任务、足球管理部门与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等关系,避免将改革问题简单化或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任何改革都很难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足球改革同样如此。

        本报记者 丁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