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主题公园本月将在宜宾县全面动工
原杨森20军特务连排长张文治老人,1日写下抗战胜利69周年感言。
乐以琴、赵一曼、王铭章、黄永淮、陈绍堂……
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川籍抗日英烈占有12名。其中既有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有“空中赵子龙”美誉的,抗战期间中国空军英雄四川芦山人乐以琴,也有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等。
同时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80处。其中,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的“赵一曼纪念馆”,成为四川唯一被列入名录的场馆。
记录
8年对日抗战 川人热血铺就胜利之路
对于公布的这一批名录,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敦序感慨万千,他说这批名单中能够体现川人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
8年抗战中,川军从1937年开始一直打到抗战结束,参与了28次战役。整个抗战期间,四川出川直接上战场的壮丁有350万,还有挑夫、给养、卫生等多方面的后勤人员500万。
官方统计抗战时期全国参战军人中,战死者达264万,其中川人64万,占了1/5之多。所以有民间俗语“无川不成军”。四川为抗战提供了兵员、粮食、经济等多方面支持,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四川这个大后方,抗日战争取胜会更加艰辛。
叶敦序说,四川没有一处标志性的公办抗战纪念馆,应兴建一座公办抗战纪念馆,让世人牢记川人在抗战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
纪念
宜宾赵一曼纪念馆 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据了解,赵一曼纪念馆是宜宾市政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于1960年修建的。该馆共设三个展厅和一个宜宾地方党史陈列室。
其中第一展厅陈列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的题词及赵一曼烈士的大事年表、生平简介;第二展厅介绍赵一曼从一个大家闺秀演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第三展厅介绍赵一曼在东北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
1日,记者从宜宾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 赵一曼主题公园本月也将在宜宾县全面动工,该公园占地105亩,投资5000万元,包括修缮赵一曼故居,在赵一曼出生地宜宾县白花镇柏杨嘴建起赵一曼文化广场。届时,英雄故里将形成赵一曼纪念馆、一曼故居、一曼广场、一曼公园四点一线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忆
川籍老兵张文治,96岁
“从四川打到上海广播里得知胜利”
当日本军阀的屠刀肆虐整个东亚,四川承担起大后方的作用。抗战八年,300余万川军将士脚踏草鞋头戴斗笠,背着极其简陋的武器出川抗日。从平型关到台儿庄,从大后方到滇缅异域,川军转战大江南北,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数十万川籍将士血洒战场,再不复返。
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华西都市报记者寻访成都仍健在的抗日老兵。老兵年事已高,却铁血依旧,他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不能忘却的纪念。
1日上午,96岁的抗日老兵张文治,闭眼安详地坐在成都市成华区新鸿南路家中。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张纸,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张文治的小儿子张秀模告诉记者,父亲已经失明近10年了,听闻记者要来采访抗战历史,老人执意让儿子帮他一起,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感言。
1934年,未满16岁的张文治从嘉陵中学毕业,毅然决定参军报国。1937年抗战爆发时,张文治任杨森20军特务连排长。“我们从四川到贵阳,一路沿长沙、武昌、南京,到达上海嘉定。”张文治回忆,他带队驻守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日本第三师团、第九师团和禁卫师团对这一带发起猛攻,飞机轮番轰炸、机枪大炮掩护。在淞沪会战的七天八夜中,20军伤亡惨重,阵亡士兵达7000余人,而张文治仅受轻伤而逃过一劫。
“战争太残酷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战友在硝烟中失去了生命。”提起当年的战争,张文治不由得提高了嗓门。1945年8月15日,当张文治从广播里得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时,“高兴得很,这回终于扬眉吐气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张文治在一次聚会中见到了并肩作战的两位战友,后来两人先后过世。如今,说起曾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张文治说,“都走了,都走完了,我很快也要向他们报到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余行肖如丹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李幸摄影刘陈平
川籍抗日英烈名单
乐以琴(1914-1937),芦山人
中国空军著名的抗日英雄,曾被称为“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一次空战中击落敌机4架,抗战中共击落敌机8架。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保卫战中不幸殉国,时年仅23岁。
赵一曼(1905-1936),宜宾人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6年8月被捕就义。时年仅31岁。陈绍堂(1897-1944),广安人
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战役中,掩护主力遇日军骑兵,阵亡于河南秦家坡。时年47岁。
黄永淮(1902-1944),内江人
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中校团副。1944年5月1日,在许昌抗日保卫战壮烈牺牲,被追赠陆军少将。时年42岁。
肖孝泽(1902-1944),自贡人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兼代理参谋处长。于河南陕县秦家坡激战中弹殉国。时年42岁。
许国璋(1898—1943)成都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50师师长。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时身负重伤,举枪自戕,以身殉国。时年45岁。
柴意新(1898—1943),南充人
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常德抗战时期守城战(城区)牺牲的唯一将官。时年45岁。
李家钰(1892—1944),蒲江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豫中会战撤退途中遭日军袭击,于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时年52岁。
饶国华(1895—1937),资阳人
川军第145师师长。亲率435旅孤军奋战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激战后部队几乎被全歼,自杀殉国。时年42岁。
王铭章(1893—1938),新都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时年45岁。
赵渭滨(1894—1938),成都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台儿庄会战前夕的滕县抗日战役中,与王铭章将军一起壮烈牺牲于滕县。时年44岁。
吴焜(1910—1939),万县人
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1939年9月28日牺牲在江阴马镇乡湖塘里一带,时年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