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浙江经验 助力乡村振兴——省人大常委会赴浙江考察组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记

13.11.2018  16:54

  11月7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新初赴浙江考察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焦伟侠、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邓良基、广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等陪同考察。

  初冬时节,江南微寒。带着人大工作如何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黄新初一行先后深入浙江4县(区)7乡8村20多个点位,围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文化等内容,开展深入考察调研。一路走来,黄新初边看边问、边思边议。他指出,浙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乡村治理与民主法治结合,大有前途

 

  创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人大工作着力重点。黄新初一行围绕农村党的建设、民主法治等内容走村入户深入调研。

 

 

  绍兴市湖塘街道香林村坚持“党建为根、自治为本、法治为纲、德治融泽、三治融合”的治村理念,实现了支部强、产业兴、农民富、治安好、环境美,探索出了乡村治理新路子。

  黄新初要求,人大要深入学习浙江乡村治理的好经验,加强乡村振兴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乡村产业与融合转型结合,大有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转型是关键。这次考察调研,给黄新初留下尤其深刻印象的,是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新意、转型升级有实招、集体经济有活力。

  黄新初一行先后考察了特色乡村旅游、花木产业、黄酒产业等,深入了解产业运行模式、市场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

 

 

  安吉县大竹园村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鼓励农户提供闲置房屋,整体打包,发展民宿村落、文创中心等多元业态,壮大集体经济,让资本变资产、村民变股民。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1.5万元,既带动农民增收,又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

  黄新初强调,浙江农村产业发展理念先进、产品高端、模式新颖、机制灵活、政策有力,特别是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经验,给我们很多启示。人大要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支持农村产业转型、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各地培育更多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发展与文化建设结合,大有空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黄新初一行在绍兴的4个村镇详细调研了乡村文化建设,深切感受到这里“文化有传承、村村有底蕴、个个有精神”。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独具特色的乡贤文化、重德崇孝的家训家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绍兴上虞在全国最早设立乡贤研究会,用乡贤姓名命名乡村道路、桥梁,在文化礼堂开辟乡贤长廊、乡贤榜,引导鼓励乡贤回乡投资项目、设立公益基金,走出了一条传承乡贤文化、依托乡贤文化、弘扬乡贤文化、发展乡贤文化的新路子。

  棠棣村的“五勤”(勤勉、勤劳、勤奋、勤快、勤俭)文化,香林村的“仁义礼德”文化等,这些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浙江乡村农民的精神风貌,对农民全面发展产生了强大精神力量。

  黄新初认为,浙江在乡村优秀文化发掘传承、农民精气神培育和文明乡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四川乡村文化有历史、有基础、有特色,各级人大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动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精神支持。

 

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结合,大有可为

 

  细雨生寒未有霜,绿水青山格外靓。迎着初冬的细雨,黄新初一行来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发源地。黄新初一行先后参观了“两山”会址、余村变迁之路图片展等,详细了解当地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经验做法。

  黄新初认为,余村的发展变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实践,人大要按照省委“美丽四川?宜居乡村”部署要求,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好,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和监督。

 

 

  考察调研中,黄新初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履行人大职能,在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上着力,推动农村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为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贡献人大力量、展现人大作为。 

附件:

省人大农委联系点座谈会在武胜举行
注重战略规划 助推乡村振兴     人大网
2019年国家对农村发展有何规划?
  2018-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跨越之年,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