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教学校那天 她决定弃医从教

14.09.2014  09:33

核心提示

一个晚上,叶云突然听到了自己学生的尖叫声。当时,一个醉酒的人正粗鲁地将学生小夏往楼下拽,小夏挣扎着,叫得撕心裂肺。

叶云冲过去,将小夏护在自己身后。男子被保安带走后,叶云陪着她,一起落泪,哭着用手语告诉她:“你是我的女儿啊,你要是出什么事,我会很痛。

以爱育人

今日关键词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是要树立“爱生如子”的自觉追求,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博大情怀,无条件、无保留地关爱和呵护每一个学生。

前天上午,在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叶云的办公室里,下课铃声刚响不久,三五个小朋友就蹦蹦跳跳地来了,给她送面包和苹果。这场交流是无声的,叶云同他们用手语比划着,交换着彼此的心意。

十多年来,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聋生班班主任,叶云总是身处这样的画面中。其实,在双流县特教学校就读的孩子们,不仅身体上存在缺陷,家庭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自卑、自闭、渴望关爱,使得他们的教育者比普通教师更具挑战更需爱心。

叶云做到了。如今,班上的孩子们都称呼她为妈妈。

应聘校医的她,突然想当老师

这个教师节,叶云被市上表彰了———评上了成都市的优秀班主任。她还有很多的荣誉,赛课的、德育的、演讲的……但这个专业而优秀的老师,却曾是个半路出家的零基础者。

2002年,学医毕业的她进入双流特校,应征校医。那时,学校不缺校医。回想起来,叶云最常规的选择是换个学校,或者进入亲戚介绍的医院。但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从未接触过的那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让她不忍挪步。

我以前不知道,残疾的孩子是那样辛苦地在坚持着”,叶云看到“听障的孩子只能用力比划,智障的孩子甚至吃饭都不能自理”。那一刻,她想走进他们的世界,保护他们。

放弃了医学的老本行,接下来的一年里,叶云主要做两件事:白天到各班听课,晚上则捧着一本厚厚的手语书比比划划,练到深夜。她很快通过自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面对的是特殊孩子,她需要恶补的专业技能太多了。许多次,她怀疑自己选错了路。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缺乏自信与安全感的眼神时,她又坦然了,“那些眼睛,每一双都让我想起那张有名的照片,‘希望工程女孩’苏明娟的大眼睛”。

怎么走进一个孤僻学生的心?

在叶云所在的学校,班主任带班要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毕业。在那班孩子的成长路上,守护者叶云一直陪伴他们,要从稚嫩走到成年。叶云的20岁到30岁,是跟同一个听障班上的孩子们走过的。虽然孩子们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但她甚至能从一声叫喊中,清晰辨别发声的是谁。

那一年,她25岁。班上有个叫小夏(化名)的孩子,自卑而孤僻。叶云那时常观察小夏,原来这个孩子最爱童话和小说,喜欢玩简单的拼字游戏。于是叶云总装作与她有同样的爱好,故意靠近,陪她看童话,玩游戏。小夏的心敞开得很慢,她从不主动称呼叶老师,但已渐渐会向叶云讲自己的心情与经历。

一个晚上,叶云突然听到了女孩的尖叫声,她能分辨出那是小夏。醉酒的父亲粗鲁地把小夏往楼下拽,挣扎的小夏叫得撕心裂肺。

小夏曾讲过她的经历———父母离异,父亲却为了她的残疾补助总来争夺抚养权。

想到这里,叶云冲过去,一把拉过小夏,护在自己身后。终于,醉酒的父亲被保安带走,抖得厉害的小夏在叶云的胸口哭泣了一个多小时,衣衫湿得透透的。叶云抱住孩子,像个年轻的母亲亲吻着小夏的额头,陪着她一起落泪,哭着用手语告诉她:“你是我的女儿啊,你要是出什么事,我会很痛。”那晚,她陪着小夏一起睡。睡前,从未称呼过她的小夏突然用含糊的声音艰难地发音:“妈妈我爱你。”那一句,叶云永远也忘不了。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效

以爱育人 不乏良师

温江中学 杜雪红

你比我妈还管得宽

杜雪红所带的班级总是每一届高一新生家长争抢的对象,不仅因为她的能力强,更因为她的真诚。曾有个无法接受父母离异的学生小松,自闭偏执。她便每个周末约上小松像朋友般一起去绿道骑车放松,再慢慢谈心,听他倾诉。对待学生,她像朋友,也像妈妈。学生们经常对她说:“你真的很烦,比我妈还管得宽。等我们都上大学了,看你怎么习惯?自己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看似难听的话却包含了孩子浓浓的关怀。

邛崃高何学校 王维科

你是我永远的老师

王维科有自创的四爱箴言,每当接到一个班,他会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关怀他们,这叫“爱得深”。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他“爱得真”,这叫“爱得久”。当然,爱学生,并不是无原则的爱,要“爱得严”。

曾有个爱惹是生非的小男孩,在王维科的关怀下他敞开了心扉。转学离开前,他递了封信给王维科。信中写道:“虽然我不在高何中学读书了,可你是我永远的老师,将来我也要当老师。”而在王维科教师生涯的17年里,“永远的老师”是每一个教过的学生,都在心中留给他的位置。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陈宇

爱去学生寝室聊天的老师

陈宇觉得,学生其实和成年人一样,有他独立的社交群体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大人应该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谈学习、谈交友、谈未来、谈不一样的人生感受。爱是潜移默化的。陈宇总会在晚自习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寝室里坐坐。他觉得这是一个最好了解学生的时候,坐在床沿和他们谈心沟通,唠家常,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学相处和这一天的学习生活。他甚至会和执勤的同学一起捡地上的垃圾,做寝室的卫生。

崇州市金鸡小学 吴海英

为留守孩子减轻孤单

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吴海英给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在金鸡小学,有留守孩子25个,大多是因为父母都外出务工。她开始为他们办关爱活动,特意开设和公布了学校的亲情电话,让孩子们及时和在外务工的父母交流沟通。而为了增大外来务工子女的阅读面问题,她说服爱心人士为学校捐建了14个班级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