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成都漆器工艺厂 感受“东方艺术瑰宝”魅力

24.05.2016  08:19

  

  陈红介绍采用雕花填彩工艺的漆器

  成都漆艺是中国汉族最早的漆艺之一,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早在3千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成都漆器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这门传统绝技面临失传的尴尬。2006年5月,成都漆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22日上午,一些孩子和家长走进成都市漆器工艺厂,了解感受古老而神秘的“成都漆器文化”。成都漆器厂的陈红老师陪伴小朋友和家长走进漆器生产的木工车间、漆工车间、漆器工艺品展厅,介绍漆器知识。陈红说:“这边是木工房,里面主要是制作木胚的过程,这是我们这个盘子需要的材料。这是我们做的一个碗的胎,这个胎做好后我们会进行打磨,然后会在上面上灰,这个是已经上过灰的。上一次要打磨一次,最基本的工序会有16道。这种漆是树上割下来的漆,小朋友是千万不能碰的,会过敏,过敏是因为生漆含有漆酚,而漆干燥后就不会过敏了。摸了生漆后,可以用汽油清洗。

  成都漆器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精美华丽、富贵典雅、光泽细润、图彩绚丽,其工艺之繁复,制作之细腻,耗时之久长,令人叹为观止。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漆器多次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外国首脑和友人,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做好的木胎(右)和经过上灰打磨的半成品

  据介绍,成都漆器制作最基本的工序有木胎、揉漆、裱布、上灰、打磨等16道工序,其中打磨就要经过三漆三磨。经过最基本公序处理后的漆器,再经过雕漆隐花、雕花填彩、雕银丝光、拉刀针刻等独特工艺进行装饰。在漆器工艺品展厅,陈列了许多巧夺天工的漆器艺术品,有漆盘、漆画、漆屏风、漆器果盒、漆木书桌……其中一个“梨花螳螂隐花花瓶”,在灯光照射后,瓶身上的红色暗纹发出绚丽的光彩,陈红介绍说:“这个非常独特的工艺叫雕漆隐花,这是非常考究的手艺,就是他在雕漆的时候,不能伤到它的灰底,只能雕起漆皮,如果伤到灰底它的金边是没有的。大家可以看到花是红色、螳螂是绿色的,所以他有变化色在里面,这种工艺,可能要学徒达到10年以上,才能制作。制作时间要1年多以上,这个有几百道工序。

  

  孩子们在吴老师指导下打磨漆器书签

  “固定后拿你们的小木块,蘸一点水,大家看有一面是不是有一个东西藏在里面的。找到这一面打磨这一面……”在成都漆器厂吴老师指导下,孩子们戴上手套、指套,通过打磨、用针笔刻丝光,做出了有一朵精美花朵的漆器书签。吴老师说,为了让漆器这门技艺后继有人,他们组织了很多儿童体验活动,也经常走进学校,宣传漆器文化:“我们通过体验式的活动,让小朋友更了解传统文化,从小抓起,让他们来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现在是一些长者在坚持传统文化,以至于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但我们更希望年轻的一代,接触了解这么好的东西,可以传承发扬我们的文化。

  四川台记者 王映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