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男子抽烟破了戒 履行承诺走完100公里

18.11.2014  14:28

走完100公里

   承诺是这样的

  再抽一支烟,就自罚徒步100公里

没想到刚把话说完,就受诱惑破了烟戒

   为何烟难戒?

   你可能有克制力错觉

  有时,你觉得自己减肥已经步入正轨,可是最后却功亏一篑。有时,你发现自己已经征服了烟瘾,但是不知不觉又抽起来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停地反复呢?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了一种现象叫做“克制力错觉”,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克制力过高评价的认知偏差。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让一群吸烟者填写了控制力评价量表,然后让他们在观看能勾起烟瘾的影片时,选择将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放在嘴边、拿在手里、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或放在隔壁房间。如果整个观影过程没吸烟就算挑战成功。实验发现,那些报告自己有着较高自控力的吸烟者倾向于选择高诱惑力的条件———将香烟放在嘴边或手边,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很难抵制住诱惑。

  在克服冲动中取得一定成绩时,别任那些诱惑在身边飘荡,你不一定能拒绝。(中国青年报)

  昨日凌晨1时,天上下着淅沥冬雨,成新蒲快速通道上车辆稀少,人迹杳无,过金马河大桥,往回城方向,35岁的袁易军一瘸一拐撞出夜幕,跛行到昏黄的路灯灯光下,弯下腰歇了一会。在他身后,是刚走过的20小时和90公里路;在他身前,苦旅还剩最后10公里。他望着迷蒙烟雨下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路,咬咬牙,告诉自己只有走完这最后10公里,才算兑现了早前的承诺,然后又一瘸一拐地走了起来。

  承诺是这样的:在早前一个短期管理培训班上,因为受到老师激将法,老烟枪袁易军当众许诺,不再抽烟,再抽一支,就自罚徒步100公里,没想到刚把话说完,就受同学“诱惑”破了烟戒。

   豪言 让我把烟戒了,才算是好培训

  35岁的袁易军是双流(微博)县彭镇一家家私厂的品质总监。这个月月初,厂里花了6800元,将他送入新都一家培训机构,在一个短期培训班上学习领导力。

  “我做这一行这么多年,管理培训经历过无数多次,啥子培训大师没见过?”一开始,袁易军自认为见多识广,不大瞧得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在课上做自我陈词时,他有些不屑地对老师讲,“我老婆不爱我抽烟,我也戒过好多次,都没成功。要是这课能让我把烟戒了,那才算是好的领导力培训。

   承诺 再抽一支烟,就自罚100公里

  当着30多个同学的面,老师讲了一个成功学故事,说都江堰(微博)最早有个种兰花的老板,赌输了一大笔钱,为了戒赌,就用一次暴走50公里的方式激励自己,自从这次暴走之后,这个种兰花的老板再也没赌过了。故事到尾声,老师激将道,“要不你也试一下,再抽一支烟,就自罚步行100公里?”“他话一说完,同学就在底下起哄,要我答应挑战。”袁易军说,眼看当众下不来台,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承诺愿意尝试。

   破戒 刚下课就抽上 “事情闹大了

  但是课上刚承诺戒烟,刚下课,袁易军就受到另一烟民同学的诱惑,忍不住吸了一支烟。一起吸烟的同学并没有告发袁易军,在第二天的课堂分享环节中,他却自己讲了出来。“做生意首要就是诚信嘛,我不愿意隐瞒。”袁易军说,虽然承认破戒,但他当时没把自罚100公里的事当真,直到全班同学起哄要求他履行诺言,一名姓龙的同学站出来表示,愿意陪他走完全程时,他才意识到,“事情闹大了。

   自罚 从双流到蒲江,来回走100公里

  食言破了烟戒,在自罚上却没有食言。上周星期五,培训班结业,袁易军回到位于双流彭镇的厂里。刚回厂里,他立马邀约了几个同事,议定自罚暴走100公里的行程。“走成新蒲快速通道,车少路宽离我们厂也近,也不用走到蒲江,沿路往蒲江走50公里,再走回来就是。”厂里觉得袁易军这样能激励其他同事,也挺支持袁易军的决定,帮忙采购了一些必备的食品、饮料和药物,派了三辆小汽车保障后勤,派专人分段陪聊,老板还和厂里一中层管理人员周先生打赌,要是他能陪袁易军一起走完全程,就奖励周先生1000元钱。除了同学龙先生愿意陪走之外,短期培训班上的老师和其他十余名同学,都表示愿意开车见证暴走全程。到前天早上动身时,陪走的和见证的形成浩浩荡荡一队。

   26小时 100公里

   有人陪聊,更有人散烟

  16日早上5点,袁易军一行准时从厂里出发,沿成新蒲快速通道往蒲江走,一路有专人计算里程,引导路线,保障后勤,打气鼓劲。前20公里,袁易军都走得很轻松,“跟我预想的差不多,前三个小时,每小时走7公里左右。

  “20公里以后,我开始觉得有些吃力,速度开始变慢。”袁易军回忆,20公里后,步行速度越变越慢,他有些吃不消了,同事这时开始下车陪聊,帮忙分散注意力,甚至有人拿烟来诱惑他,“我肯定没拿。”到半程掉头往回走时,已是前日下午4点左右。

  据公司派来保障后勤的唐司机介绍,每5公里停一次给补给,去的时候一共停下来10次,返程时补给很频繁。看到路牌写着:距离蒲江还有13公里,计算里程的同事就喊返程了。行程长度也得到陪走的两位同事的证实。

  袁易军身高1米69,体重146斤,看起来略胖。昨日凌晨1时,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他时,他刚过金马河大桥,正一只手搭在同事肩上,一瘸一拐往回走,看起来非常吃力,陪走的两位至少已经领先2公里左右。在歇息的时候,有同事过来散烟,他没拿,而是撩起裤管指着右腿说,“还剩最后10公里,但是这腿已经不行了,不能弯。

  “90公里都走了,后面10公里一定要走完,”他咬咬牙,决定还是继续往前走,之后这一段是最缓慢,110分钟只走了2公里。这时,陪走的同事已经走回厂里,陪走的同学则在93公里处退出,袁易军也到了极限,几乎站立不稳,但他不愿意放弃,没选择坐车回厂,而是要两名同事搀着他,一路走回厂里。“不是架,是搀,我要求两脚着地。”袁易军强调。

  袁易军到终点时,已是昨日早晨6时50分,据出发时已过去了近26个小时,他在培训班的微信群里发了一句,“成功抵达终点。”当时他已经完全累瘫,坐也坐不得,站也站不得,最后还是被同事横着塞进轿车,才拉回宿舍。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