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仪陇手工挂面 巴适劲道简直不摆了!

10.02.2016  18:38
    【村落名片】仪陇乐兴乡的挂面传承

    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大量从粤东北迁徙而来的客家人辗转来到此地,并在此成家立业。乐兴乡一带的客家人多喜面食,且大多数都能手工制作。

    因此,作为一门流传数百年的老手艺,客家手工挂面成为了仪陇乐兴乡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此“落地生根”的罗勇一家四代人更是让“罗挂面”成为了南充响当当的传统手工艺招牌。

    【走村串户】12道工序

    “太阳出来喽喂,喜洋洋……老刘,快来帮我一起把面上架。你可看好了,这是制作挂面12道工序里最壮观的一道。”张明茂的这声吆喝带着民歌调调。张明茂是罗勇请来的手工挂面师傅,与罗勇共事多年,已完全掌握了客家手工挂面的制作技艺。年过六旬的他说,“这门手艺,没几十年的功夫还真是没法精通。

    “挂面挂面,顾名思义就是要‘挂’起来的面条,现在要趁着阳光好挂在这架子上晾干。”张明茂迎着阳光眯缝着眼说,“这些面条,刚刚搓出来的时候只有10多厘米,一会我们要把他们拉到4米长。这些可都是功夫活儿。”传统的手工挂面要经历12道工序方能完成。“一般第一天早上9点就要起来和面、起桶,等到下午四五点开始拉大小条,之后就要等到晚上9点至10点开始搓面、上竹、抻面。”到第二天凌晨4点,扑面、分面……然后才是拉面、上架、晾面、分面、收面、包装等环节。“

    没想到我到了这个年纪却没徒弟可带了

    “这不像机器挂面,4小时就能完成所有工序。不过,机器挂面的口感肯定不能和手工制作的相比。”张明茂说。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当学徒时,爬梯子的活都是我们这些徒弟来做,没想到我到了这个年纪却没徒弟可带了。”做了40多年手工挂面,张明茂熟稔四川各地手工挂面的制作情况:“德阳、宜宾、乐山等地其实都有各自的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但仪陇的特点在于制作时使用的是当地的井水,盐用的是不含碘的盐,这样做出来的面条非常柔软,很适合老年人和小孩。

    【晒年货】酱瓜和黄酒 味是故乡浓

    除了客家挂面,有100多年制作历史的“仪陇酱瓜”也是当地老百姓年夜饭桌上的必备之物。据说,清嘉庆年间仪陇酱瓜就是敬献宫廷的贡品,民国年间便销往云南、甘肃等地。

    此外,仪陇黄酒也是远近闻名的年货的畅销品,其取料于当地产的香糯米或大糯米,由金城镇的泉水酿成,也是仪陇县的手工特产之一。(记者 李思忆)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川报观察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