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扶贫纪事: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剑阁银溪村

26.05.2016  12:41

 

  “我家居住单家独户、距山林近、坡面宽,按规划养殖山羊来发展脱贫增收致富,目前山羊长势喜人......”面对笔者的询问,家住姚家乡银溪村七组58岁的梁现钊老大爷高兴的回答道。此时正值下午四时,一眼望去,姚家乡银溪村山羊养殖合作社门口羊头攒动,“咩、咩、咩”羊叫声此起彼伏,一片羊声鼎沸。

山羊养殖合作社的社员梁成武去年卖了71头羊,毛利10万元,赚了4万多,存栏还有39头。脱贫后,他逢人就说,“是脱贫攻坚下派李书记把大伙盘活了的,是他让我走上了致富路。这个领路人,我认!

山羊养殖合作社推行赊养、带养和寄养三种模式。赊养是合作社给贫困户赊母羊,小羊卖了再还母羊钱;带养是社员带羊入社,羊仍然由社员自己养,只是技术、销路由合作社负责;寄养是社员把羊送到合作社,由合作社指定人员代为养殖。目前,全村已有37户贫困户加入山羊养殖合作社,18户赊养,10户带养,9户寄养。养羊数量也从发起时的200头发展到2700多头,增长了十多倍。

我们就是要以这样的形式,提前认真做实规划,不搞贪大求洋,使大家明白各自主体责任,真正体现真帮实帮,争取早日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县委农工委下派第一书记李增强峰由衷的讲到。经过一年多的帮扶探索,最终形成了以山羊养殖专业大户带动、银耳种植专合组织联动,适合本村发展的长远以核桃为主,短期以银耳、山羊为主,辅以生猪、土鸡养殖的产业发展之路。针对村民反映迫切的新修2道拦河堰、解决全村人畜饮水、5组组道路通行困难、部分农户愿望实施民居风貌改造等民生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解决。

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距姚家场镇9.5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75户1420人,幅员面积24.1平方公里。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2元,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贫困发生率20.1%,贫困户90户295人,2014、2015年两年已脱贫66户。

从省到地方各级帮扶部门的鼎力帮助和支持,有力推动了姚家乡银溪村扶贫工作开展。在该村确立了“山上核桃、林下银耳、全域山羊”的“一长两短”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建、改、保、拆、美、配”的房屋改造思路;基础为要,提升设施等思路。

新建山羊标准圈舍2000余平方米,养殖山羊2700头,可通过种母羊繁殖回收销售、资产量化到合作社成员等方式带动47户贫困户脱贫奔康。成立银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按照“入社种植、入股分红”两种模式,直接带动41户贫困户入社增收,通过“流转土地、出售耳棒、在合作社务工、盈余分红”这四种渠道带动其它贫困房增加收入。2015年种植银耳菌种3.2万个,实现产值260万元,2016年种植银耳菌种5万个,预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至去年9月至今,银溪村4个组已改造215户,其中新建38户(贫困户13户),改建177户(贫困户36户)。新建已完成房屋主体,部分已入住,现在2个居民已开工建设;对银溪4组6户有历史风貌的老宅子进行了修缮保护;对23户46间危旧土坯房和闲置生产用房进行了拆除复耕;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给银溪村安排了50万元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村委、聚居点绿化和农户庭院建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基础公益设施正有序进行。

银耳、核桃种植合作社组织了40户贫困户,通过入社入股分红模式,发展核桃820余亩,种植银耳30余万棒。银溪村这种“股份式”扶贫新举措,正成为该县贫困村借鉴学习的样本(郭兰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