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好作风 访出真感情

11.09.2014  12:15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我省百万党员干部“走基层”活动向纵深推进——

        □本报记者 周前进

        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刘昌敏来到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实习。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好医生,像李杰叔叔一样做个热心肠的人。

        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刘昌敏曾面临辍学:家里盖房子欠了债,自己和弟弟上学需要学费,父亲又因为身体不好住进医院。正当一家人焦虑时,在“走基层”中了解情况的资阳市扶贫移民局干部李杰送来好消息:帮助协调解决了房子欠款,又帮着申请减免了弟弟的学费,并帮助她父亲解决了住院费用。

        去年11月以来,按照省委要求,我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100多万名党员干部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意见,实打实建台账、解难题,党群干群关系在一次次“走基层”中更加密切。

        走基层转作风 察实情知冷暖

        走进德阳市中江县石垭子村,一条宽敞的水泥路环绕村子,到处可见崭新的民居。一年前,石垭子村还是中江县有名的落后村,大多数道路为土坯路。短短一年变化大,村党支部书记田明阔说,这得益于省领导“走基层”的示范带动。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困难集中的地方去——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直接面对群众,了解一手社情民意,指导当地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重大问题,帮助市州、区县和乡村、企业解决难题,以实际成效示范和带动全省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广元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到20多个贫困乡村访贫问苦,不到半年,该市先后投入资金1.2亿多元,解决民生难题1.2万件。绵阳市委主要领导把北川县禹里乡石纽村作为联系点,带着笔记本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意见、察民生。石纽村修通了贯穿全村的水泥路,推广缓季节高山生态蔬菜种植,发展水果及土鸡、土猪等特色种养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比上年翻了一倍。

        走基层、察实情。活动中,我省各级党员干部喊响“跟我走、跟我上、向我看齐”,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累计走访群众近847万户、2185.5万人,收集意见建议91.8万条,有力推动工作落实、服务群众。

        出实招办实事 解民忧惠民生

        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各地各部门在活动中,坚持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需求为牵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根据群众所急所盼,为基层和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努力把活动成效体现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

        “有了干部帮扶,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9月1日,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苏家村建卡贫困户苏连富告诉记者,在“包带”干部的帮扶下,他家养了200只土鸡,仅此一项,今年收入就能过万元。利州区以“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为载体,落实精准扶贫机制,实施“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扶贫……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2000万元,拉动农户自主投入达300余万元,上万户贫困户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走基层、察实情、听民声为契机,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大下访、大化解、大治理”活动,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解决信访问题,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化解。

        在南充市,一批久拖未决的“钉子案”、“骨头案”得以成功化解。在成都市,涉及6000余人的凤凰山国有农场改制、人员安置等问题得到解决。泸州市针对部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等养老问题,统一研究政策,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惠及群众8万余人。

        截至目前,全省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信访包案15696件,党员干部下访接访101万人次,处置信访积案近4万件、初信初访6.4万件,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奋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台账谋长效变“要我走”为“我要走

        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省各地各部门抓住“走基层”活动契机,纷纷出台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推动干部变“要我走”为“我要走”,经常走。

        全面走访,定点扶贫。巴中市畅通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建立全市“贫困户、贫困村、贫困镇电子信息系统”,确保扶贫对象不虚、不错、不漏,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个乡镇、1个村(社区)、2—5户贫困户,市、县(区)部门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每位党员和中层干部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

        造就“泥腿子”干部。乐山市市中区构建“干部大联户、党员大服务”工作格局,以科级领导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挂联体系为基本框架,全区3400余名干部与10万余户农户建立联系帮扶关系,发放连心服务卡10万余张,明确机关党员干部每人每周深入群众不少于3天、每月不少于12天。截至目前,全区联户干部已累计走访群众20万户次。

        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目标,各地纷纷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干部到基层、赴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各地还从源头抓起,全面学习推广“中江经验”,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

        在凉山,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信息收集、分类建账、定期议账、限时销账、公开晒账、即时查账六大工作环节,以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级部门、县市台账办为主体,分层分类分级建立立体式台账体系,目前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台账13.5万多件,办结12万件。在阿坝,全州6万多名党员干部亮明身份,收集群众诉求,为民排忧解难。

        为推进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使“走基层”活动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各地各部门把“走基层”活动纳入对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用考核的指挥棒引导党员干部脚踏实地“走基层”。目前全省共建立民生台账12万本,登记各类问题80万个,解决近70万个,结成帮扶对子305.1万对,投入资金34.9亿元,解决民生难题52.3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