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籍老战士辗转各军区20年 最终选择回家乡养老

12.11.2014  10:08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李百灵) 1965年,他21岁,来到沈阳,成为沈阳后勤技术兵学校的一名学员,从此,他便开启了20年的异乡生活。

  1966年,他被分到兰州军区,成为“8037部队”修理所的一名战士,每天的工作就是修理部队需要修理的枪和炮。

  1967年,他转到甘肃平阳炮兵团修理所,成为一位班长,每天的工作依然是修理枪和炮,做好后勤保障。

  1969年,他被提干了,成为“流炮营”的一名炮技师,一干就是8年。这8年,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1977年—1978年年底,由于过硬的技术,他当上了炮兵团后勤军建助理员。

  1979年,他又重新回到兰州,在兰州军区军代处驻5230厂担任军代表,一直到1985年年底。

  李尚泽,资阳碑记人,今年73岁。那20年,他辗转于整个北方,修理了不知道多少支枪,检查了不知道多少枚炮弹。1986年,他42岁,因为工作原因转回资阳,进入当时的“资阳县农资公司”工作直到1997年病退。从此以后的17年退休生活,他都在资阳这座城市悠闲度过。

   曾经资阳最好的房子 现在变成了“烂房子

  李尚泽告诉记者,回到资阳后的这近30年,资阳的变化非常大,新楼房不断的修建起来,越修越漂亮,连自己那套“曾经最好的房子”,也变成“烂房子”了。“从北方回资阳后,政府分了一套房子给我,就是现在的建设南路1段155号2栋。那个时候,资阳基本是瓦房,分到的那栋房子是全资阳最好的房子呢,你看现在都变成资阳的‘烂房子’了。”说到这里李尚泽哈哈大笑。

  李尚泽还告诉记者:“刚退休那会儿,工资只有380元,现在有2400多元,退休工资是噌噌往上涨,资阳发展快,工资也高,现在生活各方面都很好。”2400元的工资对于经历过艰苦岁月的李大爷来说,是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记者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了他的满足和幸福。

   脏乱差”的九曲河 成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清晨的九曲河畔,微风轻轻吹拂着李大爷和他老伴余奶奶的头发,两人精神抖擞,边走边欣赏着河岸的景色。李大爷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每天早晨6点左右起床,吃了早饭后就会到九曲河广场和苌宏广场转悠。

  “以前的九曲河又脏又乱,湖两边全是喂猪的,那些猪的屎啊尿啊都往河里排,到处都很臭。想在河边钓鱼,河边都要垮了。现在就不一样了,九曲河整治了之后,水变干净了,还在两边修起走廊和休闲的地方,绿化也搞得好,我和老伴每天没事就会去九曲河边散步。想钓鱼的话,也不用担心河边会垮,因为都修得很坚固了。”李大爷说。

   坐公交车坐到终点站 成了新的休闲方式

  “我和老伴9月份去办理了公交车老年卡,每个月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50次,哪里坐的完嘛,我们就发现了一个休闲的好方法,就是坐着公交车到终点站,然后就从终点站坐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地坐,时间就过去了。”李大爷笑着告诉记者。

  李大爷和余奶奶两人育有3女,两个女儿在资阳,一个女儿在成都。三个女儿都在上班,所以老两口的生活很悠闲,每天没事做,就觉得时间很多很无聊,于是就发现了坐公交车这个“混时间”的好方式。

  据记者了解,从2014年1月1日起,资阳城区便开始推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惠民政策,老年人持卡每月可免费乘坐普通公交车50次,新型公交车(带空调)25次,当月有效。自从该政策出台后,资阳有不少老年人便将“坐公交”作为了一项休闲娱乐的方式。

  这位73岁的资阳老人,年纪轻轻离开家乡,在军营凭借自己精湛的修理技术一路风光。他见识了外面世界丰富多彩,却在辗转20年后,回到资阳并决定留在资阳养老。退休后的这17年,李大爷和老伴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悠闲舒适。他感受着家乡带给他的温暖惬意,也深爱着这个日新月异的家乡。(新闻热线:028-26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