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省劳模欧居勇经历上万次实验失败 走出精彩科研人生

26.04.2016  00:26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李百灵)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办公区的“欧居勇创新工作室”内,科技研究创新成果整齐地摆满了各个展示台。展示墙上满满地贴着每个发明的解释说明,以及“欧居勇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信息;另一面学习交流区的墙上,则用黑色笔工整地写着“2016年科技项目——基于物联网和无源技术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几行字,该项目于4月8日获得了201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创新工作室展示墙

  4月25日,四川在线资阳站记者来到“欧居勇创新工作室”时,欧居勇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欧居勇今年53岁,是电力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第七届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入选《共和国的脊梁》2015年劳动模范特刊。现任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质量部主任。

  学习交流区展示的“2016年科技项目——基于物联网和无源技术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是欧居勇从2007年就开始研究的一个项目。

欧居勇给记者展示他的创新成果

  “全资阳辖区共有4万余支避雷器计数器,平时每月要巡视一次,每次打雷或下雨之后,都必须要人工去抄避雷器的雷电动作情况,这样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去往一些偏远的变电站时,还承担着交通安全的风险。所以我们几乎无法及时获知哪些地方因为打雷而停电了,后果就是一些偏远的地区一打雷就停电,停电后很久我们才会发现并处理,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欧居勇拿起创新成果展示区的一个类似电表的器械,简单捣鼓了1分钟,上面就显示了一个数字,他指着这个数字继续说,“看嘛,这个就是‘基于物联网和无源技术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方便,安装好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监控雷电动作情况,哪里停电就可以直接过去,而且不用停电就可以操作。”

学习交流区

  2012年10月,该项目的第一台成品在南市变电站安装成功。回想起5年来上万次的实验,上万次的失败,那一瞬间,欧居勇感慨万千。“那上万次的实验中,如果我们团队有过那么一瞬间想要放弃,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成果了。如今,该项目已经挂网运行3年多,精度甚至优于国际标准。”欧居勇语气中满是自豪,他说,目前全资阳已经安装了200余支成品,今年将在全市推广。

  今年是欧居勇参加工作的第31年。这31年,他苦心钻研,硕果累累,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获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四等奖多次,一等功1次,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1次,管理创新一等奖1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新型实用专利5项。而以欧居勇为主创人员编撰的《变电运行与检修精益化管理典型案例》,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印刷出版,该书不仅成为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参考用书,还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