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用爱点亮“瘾君子”的前途
或许是因为我是从死亡边沿挣扎回来的人,所以可以享受着别人无法享受也无法理解的安宁与快乐。社区康复和社区戒毒工作在我看来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需要一颗爱心,也需要发现的眼睛。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告诉他们,坚持,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朱桂英
——记雁江区禁毒社工朱桂英
2008年,妻子的愤而举报让他再次走上戒毒路,现仍在服用“美沙酮”做戒毒康复治疗——曾经的百万富翁、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吸毒人员曾某尝尽了人间冷暖。如今,8年过去了,曾某已成功利用承包安置就业岗位赚到的“第一桶金”和创业帮扶贷款,成为了资产过千万的养殖专业户。现在,他积极帮助当地村民兴建乡村路灯,真心实意回馈社会帮扶。曾某的重生,得益于当地开展禁毒社会化管理的“123N雁归来”工程。
2015年12月4日,由公安部禁毒局、国家禁毒办和中国禁毒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评比在京揭晓。根据“123N雁归来”工程整理的《“细分化思维”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应用》教案,荣获全国一等奖。
而在公安部分享教案的是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雁南社区的禁毒社工朱桂英。禁毒社工是鲜为人知的群体,被称为没有警服的民间禁毒队伍。他们以社区康复模式为戒毒者提供服务,陪伴戒毒者戒毒,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戒毒者避免复吸,并宣传戒毒知识,使众多的吸毒者成功脱毒康复,回归社会。从2011年以来,我市禁毒社工开始活跃于各个社区、乡镇。今天,记者就走近了一位禁毒社工的生活。
以心解“毒”
不顾反对,和社区戒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做朋友
“您好,小李。最近工作还顺利吧。”“没啥问题,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6月29日,朱桂英按惯例来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李某家。四年前,李某被公安机关强戒过多次了,大家都觉得这种“老油条”根本没办法戒毒。朱桂英了解后得知,李某的最大心愿就是和妻子破镜重圆,和女儿共同生活。经过多次细致的工作,帮李某找了稳定的工作,李某的妻子也被劝说愿意给一次机会。现在,成功脱瘾的李某不仅重建家庭,还跳槽到本地的龙头企业当上了车间小组长,女儿也考上了市重点中学,还主动帮助哥哥戒除毒瘾。李某感动说,朱姐真是一位知心姐姐呀!
2011年3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社区戒毒工作,率先在雁江区桥亭子社区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帮教中心资溪片区”。朱桂英从一位保安应聘做上了禁毒社工,也成为了我市首批禁毒社工。
其实社区戒毒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好。一方面因为吸毒的危害太大了,以致于大多数人都不接受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不相信他们能够戒毒,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另一方面戒毒人员自身也有意“隔绝”社会,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戒掉“心毒”较难。还有就是人过三十不学艺,没有接触过戒毒工作的朱桂英诚惶诚恐地学起了禁毒知识,回忆起5年前的那段日子,朱桂英坦言很不好过,特别是要让社区戒毒人员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纳自己是最难的。最初去家访连门都进不了,有些家属还故意找茬。不仅如此,自己的公婆也不怎么支持自己的工作,害怕和吸毒人员接触多了,也会染上毒瘾,还担心报复。为了打破困局,她虚心向雁江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的学习,在丈夫的支持下,自己掏腰包买水果装扮亲戚去戒毒人员家,用心对待,和他们交朋友,利用电话、QQ、微信等保持长期联系,还站在对方角度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朋友或者家人般的温暖,很快被戒毒人员及家属尊称为“朱姐”。目前,她帮教的人员每月都能主动接受尿检,热情欢迎家访,帮助60余人成功脱“毒”。
以爱护“家”
身患癌症,却努力撑开一把与毒绝缘的伞
陈某某,是一名社区戒毒人员。在吸毒之前,他开了个不小的茶楼,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因为吸毒把家给败了。女儿迫于无奈举报了他,后被强制戒毒。他和家人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真是家破。陈某某被转入社区戒毒后,没有家人的关心,更是自暴自弃。朱桂英获悉情况后,分析陈某某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便对症下药,劝他振作起来,戒毒,开店。如今的陈某某已经开起了餐馆,而且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不但成功戒除了冰毒,回到家人身边,还主动劝服了他身边三个朋友戒除毒瘾,更被雁江区禁毒办聘请为一名特殊的“禁毒志愿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劝导更多的吸毒人员回头。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朱桂英的帮教下,回到社会,回到家庭,2014年12月成功脱毒的24岁郑某某就感慨说,从头开始新生活,并不如你想的那么难。可就在这背后,谁能想到她是一名癌症患者呢?2013年11月,她查出患有癌症,并于12月手术,次年1月进行化疗。就在化疗期间,她还坚守岗位,忍受着化疗的负作用,回访帮教人员。爱就像是回力球,传出去,它还会回来,其中一个戒毒康复人员的母亲感动与此,得到一个偏方,不顾年事已大,下乡爬山去找一种草药。一位帮教人员成功脱毒,结婚时特意邀请她。
回忆起5年多的工作,经历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逐步探索建立“雁归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模式,也经历了害怕、退缩、形式主义到克服困难,到投入,再到深深爱上这份工作的心路历程。朱桂英表示,对吸毒人员的关心和爱不是一锤子买卖,打一个电话,说几句走过场的话就够了。得经常联系,用爱感化。也希望社会共同努力,用爱为戒毒人员撑开一把与毒绝缘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