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理科状元李锦:鲜花和掌声都是瞬间的

23.06.2014  18:21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记者 梁小雨)6月22日晚7点多,资阳市乐至县吴仲良中学高三(18)班的班主任罗大成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他,班上的李锦凭借670分获得了资阳市理科状元。 “是清华大学招考办的老师,我很意外。”罗大成说。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到了正在家中上网的李锦耳中。

   班主任估分665 仅5分之差

  6月23日早上9点30左右,记者在乐至县吴仲良中学教务处的门外见到了这位同学们口中的“学霸”。寸头、白色T恤、半框眼睛、皮肤偏白,未满18岁的李锦给人斯文有礼的印象,“我当时正在上网,是老师给我爸打电话,我才知道的,跟老师的估分差不多。”交谈中,李锦表示对这个成绩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高考过后,班主任罗大成给李锦预估了665的分数,“就差5分,语文我给他估的112,结果他考了118,理综估了277,他考了276。”说起自己的“爱徒”,罗大成一脸的笑意。

  据班主任罗大成介绍,李锦中考成绩排在全县十几名,但高中三年基本保持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在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中,李锦也排在了全市前几名。

  李锦所在的高三(18)班名叫“网络班”,即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跟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我们一般就是看视频跟他们一起听七中的老师上课,然后自己学校老师进行辅助讲解。”李锦表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成绩较好的同学接触到更好的教学资源,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加艰苦的学习,李锦说:“当时进学校选班的时候,老师就问我能不能吃苦,后来我才理解了这个吃苦是个什么意思,七中那些人才是大神,我顶多是个二神。”高中三年,李锦曾三次去成都七中交流学习,向七中的“学霸们”取经。

   李锦高一写下“梦想书”:进清华

  在李锦看来,实现梦想需要行动和坚持。

  2011年11月14日,14岁的李锦和全班另外49名同学一起,写下了一封“梦想宣言书”,并被封存至今。李锦的“梦想宣言书”上这样写道:高考理想640分,职业理想是成为天文学家,生活理想是平安平淡。三年之后,再次打开这封封面上写着“李锦 清华”字样的被封存的信件,李锦用670分的高分实现了第一个理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三年来,李锦丝毫没有松懈,每天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休息,放假时间除偶尔打打篮球、看看杂志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李锦说:“坚持是最重要的,说起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幸运的是,李锦的父母和老师并没有给他施加压力,“我父亲在这个学校教语文,每天都很忙,母亲在一个乡镇上教语文,白天都不在家,老师也很少找我谈话,制定目标之类的,一切都很顺其自然。”李锦的高中三年,既平淡也辛苦。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和很多高考状元一样,李锦也认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重要,“比如我,做习题就不会全做,选有难点有重点的题做,记笔记也不会全记,只记精要的内容。但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一样,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每一个人。”李锦表示,在成都七中交流学习时,“选精要记笔记”是很多“大神”的共识,“因为你上课光记笔记去了,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在李锦的班上,同学们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改错本”,上面写着同学们曾经做错过得习题和分析,“这个是罗老师提出来的想法,每个人错的地方都不一样,自己把自己的记下来,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专用资料。”这一特殊的方法,也给李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暑假计划:看《大百科全书

  高考已经过去半个月,李锦却依然沉浸在“书海”,不过此“书海”并非学校的学习资料,而是厚厚的《大百科全书》,李锦说:“大学需要的知识更多,我想要利用暑假再多学习一点知识。”除了看大百科全书外,李锦还计划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科学杂志,“我还想练习一下英语口语。”李锦认为,“鲜花和掌声都是瞬间的,只有学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荣誉,李锦表现出了“淡定”,也表现出了智慧,“好的分数说明了过去的成绩,也给我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