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安岳: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

10.10.2022  17:50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吴平华 吴双桂)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岳县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行殡葬改革服务等,为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殷实、厚重、出色的民生答卷,稳稳托起安岳父老乡亲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保基本、兜底线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收到锦旗。

  9月28日,驯龙镇黄河村村民汪民才说,因为妻子身患残疾,自己年龄也大了,没有经济来源,家里一度陷入困境。2014年,为了改变他家贫困状况,村里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及时将夫妇俩及孙子纳入了低保,争取了残疾补助,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补贴,鼓励他们养殖小家禽增加家庭收入。

  “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过得很幸福,该享受国家的帮扶政策我们也都享受了。一直以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对我们非常关心。我们一家人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怀。”汪民才感恩地说道。几年下来,在村干部的鼓励支持下,汪民才还种植了10余亩柠檬,每年都有六七万元的收入,2018年他家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住困难群体,“”住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岳县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职能,围绕救助的精准性、突出救助的扶贫性、体现救助的广泛性,形成了以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社会力量参与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在安岳县石桥街道滴水村,记者了解到邓勇和王泽萍是一对夫妻,双双患有肢体四级残疾。由于家庭困难,政府将其一家纳入低保,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还帮助两个子女就学。现在,邓勇家里购买了一个小型旋耕机,农忙之时能为家里带来一定的收入,农闲的时候他们就出去打点零工。如今一家生活条件得到很大转变,没有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安岳县是四川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资阳市唯一),通过简政放权,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到乡镇(街道),打通了救助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这样的惠民举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体现着浓浓的为民情怀。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低保标准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65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2022年全县农村低保标准达每人每月480元,相对于2012年的100元,增幅达到380%。全县城市低保标准达每人每月680元,相对于2012年的260元,增幅达到162%。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达每人每月560元,相对于2012年的150元,增幅达到273%。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每人每月820元,相对于2012年的290元,增幅达到183%。

   抓联动、促融合

   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高

正在加工。

  为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岳县聚焦基层、贴近民生,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找准城乡痛点难点,抓实群众“急难愁盼”,强化资源整合,集约资金投放,靶向施策精准攻坚,全面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质效,为加快推进安岳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年来,安岳县民政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主动作为,锐意进取,通过不懈努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县登记的社会组织达393个,比2012年增长近1倍。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社会救助、社会治理、养老助残、儿童福利等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城乡社区建设提档升级、提质扩面,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基本覆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分别达到26个、84个,社区办公阵地提档升级,进行亲民化改造20个。顺利完成2021年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社区治理“安岳模式”。

  社区协商实践全面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县持证社工达到147人,比2012增长近13倍。全县注册志愿者队伍达到831支,注册志愿者达到166804人,占全县常住人口17.55%。

  行政区划设置持续优化。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县民政局被省民政厅、省人社厅表彰为“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先进集体”。全县69个乡镇调整为44个乡镇、2个街道,调减率为33.33%;978个村(社区)调整为553个,调减率为43.46%;10031个村(居)民小组调整为5733个,调减率为42.85%。

   强服务、聚优势

  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养老作为民生大事,备受群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岳县为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新路子,全县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一步步变成现实。

  10月8日,记者前往安岳县中心敬老康复院了解到,这里不仅是一家康养机构,还是一家医养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曾其燕说:“目前,全院有医技人员48人,能够满足全县及临近县乡镇的老年患者卫生服务需求。在老人入住的时候,我们都有专业的责任医师、护士在房间查房、巡视,确保能随时发现老人的身体健康变化、心理变化等,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不能治疗的我们及时转上级医院,能处理的我们24小时处理。

  “住这里比在家开心,不仅有人陪,还有人照顾。”“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焦虑,不必担心这担心那,一日三餐都有人负责,衣服也有人洗。”“每天吃完饭,我们还能在护工的带领下,一起唱歌、堆积木、玩套圈等”家住岳阳镇建设街的包成秀老人如是说道,她来到康复医院已满一年了,子女对她在敬老康复院中的生活很放心。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公办养老机构41家、床位2600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0个、床位300张,民办养老机构8家、床位1200张,建成老年大学3所、学位2000个。县中心敬老院等5家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县中心敬老康复院和李家镇敬老养护中心实现“医养结合”模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回望过去的十年,安岳民政事业得到大发展。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一串串数据的变化,是无数人共同努力与艰苦奋斗的写照,只为群众过得更好;一张张亮眼的民生成绩单,蕴含着浓浓的民本情怀,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民生福祉的温度。(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