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全市大春播栽呈现五大特点

30.06.2014  10:15

  截止6月中旬,资阳市大春播栽工作全面结束,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农业经营主体呈增长态势。今年农业部门加大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和培育。据统计种粮大户达到582户,较上年新增95户,其中面积30-100亩(含100亩)561户,新增87户,面积2.47万亩,同比增加0.19万亩,乐至县出现了两户种植1000亩以上的大户。家庭达到农场142个,较上年增加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34个,较上年增加191个。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农业耕作机械达4.46万台,新增8000余台,增22.2%,其中插秧机641台,同比翻了近一番,涌现出机育机插秧专业合作社2个。水稻机插秧17.76万亩,机播玉米1.41万亩,分别比去年增加5.76万亩,1.0万亩,增长48%、2.5倍。通过大力推广粮经作物机械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逐步向现代化转变,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大春粮食面积保持稳定。全市将粮食生产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狠抓中央、省委1号文件宣传,落实“五个强化”措施(即:强化政策落实、强化目标管理、强化资金投入、强化农资监管、强化技术服务),及时兑现各种惠农补贴,支持和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确保大春粮食面积稳定。全市大春粮食作物预计完成556.45万亩,比上年增加3.58万亩。

  四是农业科技得到普及推广。今年,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为带动,大春主要粮经作物,特别是产业基地良种覆盖率、新技术普及率、新农机具应用率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全市国家三级以上的优质稻牵动124.82万亩,占水稻播栽面积的82.74%,优质专用玉米达到111.63万亩,占玉米面积原58.74%。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新技术461.04万亩,粮经复合高效模式25.2万亩,设施蔬菜面积5.07万亩。

  五、抢抓墒情实现适时播栽。由于开春以来降水充足,小春作物长势好,成熟延后,收获推迟,给大春作物的播栽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抓好大春播栽,各级各部门抓住今年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加大组织发动,及早调配农资,强化技术指导,突出农机作业,狠抓示范带动,大春作物做到了适期范围内播栽,水稻实现了满栽满插,预计玉米面积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将超过190万亩,为粮食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