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走进资阳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患纠纷

11.08.2014  00:49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李百灵)8月8日,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采访活动走进了资阳。在资阳,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先后参观采访了资阳市雁江区佳美物业公司,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雁江区马鞍九义校,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雁南社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入挖掘基层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生动实践。

   雁南社区:网格化普法 让普法更快速更全面

  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雁南社区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区管理,杨萍,今年48岁,是雁南社区3网格的网格员,也是小组长。现在她负责着第三网格11个小区的信息采集,包括小区流动人口、残疾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特殊人群等信息的采集。

  除此之外,杨萍还负责社区的普法宣传等工作。据了解,细致入微的网格化管理,方便了社区的网格化普法,让社区居民更快速更全面地获得法治宣传,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雁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雁南社区还组建了社区普法辅导员、普法志愿者队伍,聘请退休法律工作者担任社区常年法律顾问,参与服务、指导社区各类民主法治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让社区居民得到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设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专门处理医疗纠纷

  据了解,医患纠纷具有案情复杂、专业性强、受情绪影响大、易激化等特点。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之间所具有的行政指导关系,令患方对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处置中的中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而当事人因不懂专业和不理性,在形成僵持局面后,易发生恶性事件。而第三方居中调解,容易提高公信力度,有利于解决问题。资阳基于此,创设了独立于医患双方的医患纠纷处理协会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今年1月,27岁的杨某因“头昏伴全身乏力半小时”由家属送到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医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措施,半个小时后死亡。家属因患者到医院时意识清楚,在极短时间内死亡无法接受。后来经调查,杨某属于心脏病猝死,医院并无过错。在资阳市雁江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多次调解下,患者家属终于接受了调解结果。“一般患者的家属刚来的时候情绪都很激动,但我们要忍,等对方情绪稳定了再谈。”调解员邱成富说。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谌明全告诉记者:“面对医患纠纷,我们要正视它。当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治疗提出异议时,医院会第一时间受理并协商。如果无法协商,我们会将所有材料封存,报给卫生局,并由第三方调解。如果还是无法调解,再走司法程序解决。”(新闻热线:028-26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