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旱区饮水工程建设全方位展开

06.01.2014  14:13

   资中县双河镇葫芦寺村、上马门村和懂家堰村的村民怎么也忘不了这样一幕:在三村“联网”的旱区安全饮水工程顺利通水后,在场的村民一拥而上,品尝一口甘甜的清水。村民汪思雨感慨地说:“俺成年吃水窖里积存的雨水,说实在的,难吃!以前山里人往外走,就因为缺水。现在有水了,俺咋能不高兴呢!

 

    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问题是老百姓所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的生活问题。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作让群众既得实惠又称心满意的“民心工程”、“感情工程”来抓,近三年来,先后争取并实施了6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683.5万元, 共修建饮水安全工程36处,完成打配深水井35眼,敷设各种管道128万米,建设管理房32座,解决了涉及8个乡镇69个行政村的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受益群众达15.7万人。

 

城乡联网抓主体

    2013年,资中县按照“一厂五线三区”的总体思路,对沿江集镇的农村居民点,采取“县建主管网、村建支管网”的办法,以县城自来水厂为依托,通过改、扩建县城自来水厂,将县城供水管网向乡镇延伸,形成县城——发轮镇、县城——银山镇、县城——苏家湾镇、县城——陈家镇、县城——甘露镇等“五条管线”;新建骨干集中供水工程,形成铁佛镇、狮子镇、龙江镇龙富村等“三大集中供水片区”。工程概算总投资4.13亿元,分三期实施,可解决15万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狮子镇鹅公岭村、重龙镇狮子山村等骨干集中供水工程,县城——发轮镇、县城——陈家镇等两条管线及龙江镇龙富村水厂建设正有序推进,已完成投资1600余万元,解决了4.5万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联村供水抓网点

    对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区,资中县采取“村建供水工程、户建管网”的办法,以建设小型自流引水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建设集中供水工程23处,使26个村3.8万人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今年,该县双河镇葫芦寺村、上马门村和懂家堰村3村“联网”,采取“引水上山、自流入户”的方式,筹资830余万元,仅用45天时间,铺设引水管道4500米、配水管道46600米、入户管道154500米,将库容量达200万立方米、水位高程达515米的老鹰岩水库的水,利用动力自流方式引到海拔476米的葫芦寺村,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达96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将安全水源送入平均居住海拔为450米的1.1万旱山村居民家中,实现了当地村民期盼已久的“水之梦”, 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自建水窖抓散户

    对居住分散、水源缺乏的农户,采取“农户自建、适当补助”的办法,对原有水窖实施升级改造,抓好配套建设,尽快解决散户的饮用水难题。

    考虑到经过多级提水后,水费必将高涨,农民可能会因此而放弃自来水,致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饮水工程闲置,该县将饮水安全工程同微积水水窖结合起来,广泛发动旱区群众因地制宜,自建水窖,既避免了地表水的白白流失,又解决了旱区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据统计,2013年该县已通过自建水窑,解决了5.3万旱区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资中县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途径、多角度的全方位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告别了肩挑手提的取水历史,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一些农民还购置了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用上了水冲式厕所,生活方式加速改变。

    潺潺水声,流淌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甜甜井水,荡漾着农民幸福的笑声,水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全县人民美好生活的画卷。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