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小农水工程“五重”齐举

29.10.2013  13:17

    资中县自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来,始终坚持“五重”并举,整体推进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项目区“最后一公里”的灌溉难题。

    一是工程选点重民意。规划前,在项目选点时,让受益区群众参与其中,充分征求镇、村干部的意见,并与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了解群众最需解决的小型农田基础设施问题,探讨工程实施模式、投工投劳和工程建后管理方式等情况,确保项目立项符合社情民意,保障粮田旱涝保收。

    二是工程规划重科学。对农田水利的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项目整合”的原则,坚持把改善民生、服务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产业化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以前的分散投入转为到连片建设。

    三是工程实施重投入。为切实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资金问题,该县创新筹资机制,广泛开展“一事一议”,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并最大限度吸纳社会资金和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共同投入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近2年来,全县投入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达1.8亿元,除县及县以上投资外,通过“一事一议”,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达0.6亿元,保证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资金问题。

    四是工程建设重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高标准建设,严格执行水利项目施工的“招投标制、法人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丝毫不放松施工的质量和标准,严把施工的材料关和质量关,确保建一处、成一片、联一网,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五是工程管理重机制。为强化对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项目区成立了12个村级用水协会,落实了60万元财政养护经费,建立了“一查二禁三管四护五不准”管护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主体”缺位,责任、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效率和效益发挥不理想的问题,确保了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