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急刹车” 三农企业“伤不起”——湖南一批粮油企业遭遇“贷款劫”陷入困境

10.06.2014  12:23

新华网长沙6月10日电(记者邹云、周楠、周勉)近日,记者在湖南省采访了解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个农业大省一批民营粮油企业相继遭遇资金瓶颈,甚至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此破产倒闭。

记者了解到,这与相关涉农金融机构猛踩贷款“急刹车”有直接联系。在国务院多次提出加强金融服务三农力度的背景下,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金融机构对民营粮油企业要少踩“急刹车”,多加“扶持油”。

涉农民企遭遇“贷款劫

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平原,聚集了大量粮油企业,“贷款难”成为普遍反映的问题。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地6家在某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民营粮食企业,3家已倒闭,3家濒临倒闭。业内评价,这6家约占全市粮食收购加工规模50%份额的企业,如今走到这一步,跟行业不景气、企业经营不善有关系,也与银行收紧贷款有直接关系。

在全国十大米市之一的兰溪米市,占当地年粮食加工量约20%的4家企业也已关门,等待被法院破产清算。4家企业都是益阳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是三联米业、玉豪米业、曙光米业、大良米业。

玉豪米业负责人汤献词等人反映,企业倒闭直接原因是某银行停发贷款。往年,4家企业每年能从该行获得1000万至3000万元不等的贷款,贷款执行方式也相对灵活,企业因此有了长足发展。但今年元月,某银行不再给予贷款,并要求贷款本息“双结零”。

“‘镉米事件’让我们亏损严重,银行贷款一收紧,等于判了我们‘死刑’。”4家企业负责人抱怨,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还不上贷款,信用记录列入“不良”,也无法从其他银行获得贷款,资金链断裂,只能面临倒闭。

银行“担忧风险”被质疑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的涉农金融机构突然念起“紧箍咒”,让民营粮油企业毫无准备,纷纷表示难以理解。

一些民营粮油企业家和农发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农发行以前的贷款政策执行得比较灵活。比如,不一定实行100%抵押担保,并给部分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此外,银行默许企业采用“鱼咬尾”的方式还贷,即用新贷款还老贷款。

去年以来,农发行严格执行抵押担保100%和本息“双结零”,观察企业状况再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这导致贷款门槛大大提高,大批企业无法获得新贷款,出现资金链断裂。

对于企业反映的“贷款难”,湖南省农业发展银行一名副行长表示,全省农发行系统对农业企业的正常支持并未停止,企业认为贷款难度增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好,另一方面总行对湖南涉农贷款的风险需重新评估,把部分市级分行的贷款审批权收到省行,省行人力有限,工作进度减慢。

这名副行长表示,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他们在风险防控上也遇到不少难题。第一,受“镉米”和进口粮油冲击,民营粮油企业最近几年亏损严重,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上升,仅今年第一季度就新增约10亿元。第二,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盲目扩大规模、流资固化、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较为严重。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涉农企业有着毛利率低、季节性资金需求大、资金周转周期长等先天不足,而且维系着成千上万农民的利益,应该属于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不能简单按照商业规则对待。

银企农民三败俱伤

在信贷偏紧的大背景下,关于贷款的争执越来越多。涉农贷款关乎“三农”问题,涉及面更广,矛盾更复杂。

部分地方农发行人士认为,对企业停发贷款并进行破产清算的做法是两败俱伤。企业破产清算后,贷款回收率普遍低于50%,甚至更低。以沅江市天隆米业为例,欠贷8000万元,实行破产清算后只有1760万元,支付完诉讼费用后,银行估计只能收回1400万元。

贷款被停或锐减,导致企业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影响企业成长。企业只能寻求成本更高的社会融资甚至高利贷,一旦资金链断裂,则倒闭破产。

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倒闭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地方干部预计,近在眼前的是“卖粮难”。一些企业倒闭或停产,其收购和仓储能力短期内难以弥补。7月中旬夏粮将上市,届时地方没有足够的市场主体参与收购,也没有足够的仓容进行储存,最终伤及农民利益。

业内人士呼吁,银行应该对贷款企业进行筛选和区分,不可“一刀切”式收紧贷款。一位地方支行负责人说,当地有超过2/3的企业不同程度出现“还款难”,但多数企业基本面很好,有足够仓容、熟练工人和稳定客户,只要给个缓冲期,大多能恢复元气。他还认为,银行规范抵押担保无可厚非,但不必“急刹车”,比如以前的抵押是20%,不要一下子提高到100%,可以每年提高一定额度,企业也能承受。

某种程度上,民营涉农企业是国家涉农惠农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之一,但与此矛盾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它们近年来获得的政策性贷款呈减少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教授认为,国家需要从宏观政策上进行设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专门适用于涉农企业的信用考核体系,以及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担保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