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15.06.2014  01:01

中新网贵阳6月14日电 题:贵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者 周娴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民族的DNA,“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较多的省份,具有600年历史的文化村落景观就达1800个,极具史料价值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节日习俗等散落大山深处。

2012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并确立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迄今全国共公布传统村落1561个,其中贵州省292个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云南省294个。

2014年,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入选名录,贵州的黎平县肇兴侗寨等62个村寨榜上有名,入选数量为全国第一。

绵绵群山守护着贵州各族人民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与记忆。从不为人知到举世瞩目,漫漫的非遗文化保护之路上,贵州人从不停驻。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城市吞噬。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中国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这些自然村中包括众多文化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为避免这一问题,贵州省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贵州入选的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达270个。对入选整体保护利用名单的传统村落,国家文物局将成立专家组,在乡土建筑保护、村庄规划、文物保护修缮等方面加强专业指导,并在文物保护利用、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贵州在正式施行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的规定,到“十二五”期末贵州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完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和条件。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表示,《规划》的出台将极大的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有力推动形成人与文化遗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口头语言,民族音乐、舞蹈、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黎盛翔表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重视非遗保护,让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十分重要。

毕节市双山新区响水乡是一个以白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有着悠久的白族文化传统,每年一度的“白族文化节”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响水乡启动生态移民安置工程,白族群众集中搬到了“白族小区”,而随之一同迁入的还白族“三道茶”、“竹竿舞”等具有白族特色的文化,为促进当地白族文化的繁荣,同时在安置工程中修建民族文化广场,为当地“白族团圆节”等具有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提供平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集群化发展。

贵州实施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将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同时,贵州还将以民办公助形式扶助一批重点民族节日,保全和存续一个地方、多个民族上千年人文理想、民间智慧、民俗风情记忆,支持对戏楼、鼓楼、花桥、芦笙坪、歌堂等集会场所进行抢救、保护。

专家指出,城镇化是要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的、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城镇的发展规划与非遗保护工作协调起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