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代表团团长谈西博 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6.10.2014  13:16

    今年西博会,贵州打出四张“项目牌”,对接优势产业项目200多个。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和载体,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贵州正在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记者:本届西博会,贵州代表团将推荐哪些优势资源?

    蒙启良:借助西博会平台,主要推荐以下优势资源项目: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贵州矿产资源达128种,28种储量居全国前5位;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贵州具有航空、航天和电子三大军工基地,在机械制造、光学仪器、精密机床等方面技术力量雄厚;农特产品加工和生物制药项目。贵州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和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60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贵州旅游资源富集,具有神秘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以及凉爽的气候条件。

    围绕这些,今年我们推荐对接的优势产业项目有200多个。

    记者:贵州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蒙启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贵州是中国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是中西部地区通往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份。到今年底,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通车运行,贵州将步入“高铁时代”。2018年以前,贵州将构筑起直通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北的快速铁路通道,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十分便捷。

    贵州为投资兴业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5个100工程”平台,即在全省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贵安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目前,贵阳综合保税区一期建设已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正在形成。

    记者:贵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

    蒙启良:贵州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陆开放,“两带一路”等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和载体,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迅速做大开放型经济总量,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和贵阳综合保税区,大力推进“千亿级、百亿级”开发区培育工程,推进海关公共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和外贸基地建设。鼓励外贸生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资源性出口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突出抓好产业集群招商,积极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努力实现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科学合理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区域,构建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以承接市场容量大、带动作用强和科技含量高的资源开发型和产品深加工型项目为重点,加强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记者 庞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