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27.01.2016  18:14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流行性、迁飞性、暴发性重大病虫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给我市三台、江油、盐亭三个县下达了共250万资金的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项目,三县(市)将该项目安排在水稻穗期防治一虫两病。全市购买防治服务面积11.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3%,项目实施镇乡有32个,占水稻种植镇乡的13.3%,实施项目的服务组织6家。经过市、县农业、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的精心组织、大力配合,以及防治作业单位的认真实施,取得了八大明显成效。

  一、防治效果显著增强。目前农村种田者多为老、弱、妇,一家一户防治病虫,在防治时间、药剂配方等方面把握不准,防治效果差;防治器械多为手动喷雾器,“跑、冒、滴、漏”和施药不均匀现象普遍。甚至个别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未进行病虫防治,产量损失较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进行统防统治,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防治效果十分明显。三县(市)田间调查数据显示,专业化统防区域白穗率为0-3%,平均白穗率0.2%,农户自防区域白穗率0.4-8%,平均1.1%,项目统防区域比自防区域白穗率低0.9%;项目区穗颈瘟发生田块平均病穗率为0.6%,农户自防区域穗颈瘟发生田块平均病穗率5%,统防区域较自防区域病穗率低4.4%;稻曲病百穗病粒数平均为3个,农户自防区域平均为12个,统防区域比自防区域百穗病粒数少9个。专业化统防区总体防效达91.5%,较农户自防平均防效80.3%提高11.2%。

  二、防治成本大大减少。本次穗期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采取统一施药、统一配方、统一药剂,亩平价格为45-70元,防治对象为“一虫两病”(螟虫、穗颈瘟、稻曲病),农户自防亩平成本60-85元,统防较农户自防亩平节约成本17.6%-25%。

  三、水稻产量增产明显。根据三县(市)田间测产结果表明,由于防治效果提升,统防项目区每亩病虫损失约为5公斤,比农户自防田每亩病虫损失15公斤,亩平减少损失约10公斤,购买防治项目的11.3万亩累计减少损失约113万公斤;另一方面,大部分项目区在施药时增施了磷酸二氢钾,促进了籽粒饱满,亩平单产增加约8公斤,累计增加产量90万公斤,同时,谷粒色泽金黄,商品性状好,品质得到提高。

  四、群众反映十分满意。在验收和调研中,农户普遍反映防治效果好。对项目区农技人员、村社干部、种粮大户和农民群众满意度测评显示,对此项工作非常满意的占95%,其余为基本满意,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植保服务的力度和范围。

  五、引导带动作用凸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均分村召开了群众动员会,宣传统防统治的好处,提高农户的认识。项目区外的乡镇、村社、农户自发寻求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极大地带动了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的提升。三县(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均在40%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

  六、服务组织能力明显提升。政府购买植保服务项目的实施带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植保专合组织的发展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全市现有注册登记的农机植保专合组织120余家,目前拥有无人农用直升机8台,日作业能力在60亩-100亩的大中型装备800余台,机动喷雾器7000台以上,日作业能力可达20万亩,带动全市大小春统防统治面积达678.1万亩次。

  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过去农户用药全靠经销商配药,用药多且防治效果不佳,农药复混和农药残留超标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农民将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对农田和农村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行精准施药,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配方,杜绝了高毒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药用量,今年项目区穗期病虫防治亩平用药在100-150克之间,比农户自防亩平农药用量150-200克,减少20%以上。而且农户自防区水稻穗期每亩农药包装物在6 个以上,大多丢弃于田边、河沟边,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域对农药包装物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八、假劣农药现象得到净化。统防区域的农户,由植保专业化服务机构统一配方,统一供药,无需自己再盲目购买农药,减少了假劣农药的销售渠道和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