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退出机制”让“摘帽”经得起历史检验
核心提示:针对“贫困退出机制”,早在2014年中国广播网就谈到我国个别国家级贫困县存在“脱贫不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的现象。
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时引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十余家媒体转发、评论。
注意到,针对"贫困退出机制",早在2014年中国广播网就谈到我国个别国家级贫困县存在"脱贫不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的现象。扶贫办表示,正在研究相应的退出机制。由此可见,此次推出贫困退出机制早早在中央计划之内。
"贫困退出机制"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梳理2016年以来关于"贫困退出机制"的相关报道,共计3010篇。媒体今年以来对"贫困摘帽"尤为关注。
之所以如此关注,湖南省某贫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陈立曾于2014年在法治周末道出玄机:"当初为了评上国家级贫困县,大家都在努力,特别是处在贫困标准边缘的县,如果没有过人的实力,很难争取到贫困资格。现在想让大家退出去,估计没有人愿意。"
自此,九派新闻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早在几年前多家媒体已在关注贫困退出机制。
观察发现,部分媒体除了说明中央发布贫困退出机制的量化标准外,还有一部分媒体更加关注"贫困摘帽"的实践机制,强调要经得起历史与群众的检验。
例如3月24日,新华网发文指出,贫困退出机制是脱贫攻坚重要的内容。"贫困摘帽"要取信于民,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同群众一起算账,既算好贫困家庭当前的"收入账",也要算好生产生活的"支出账",更要算好未来的"可预期收入账",以更全面的标准实现更高质量脱贫。
3月18日,中国网在《贫困县退出机制也需要"去形式"》一文中指出,摆脱贫困自然需要"去形式",但扶贫功成身退之时,我们更需呀关注的是贫困县退出机制也需要"去形式". 老百姓对官员工作"形式化"一直都是憎恨的,官员只做表面功夫也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此,贫困县退出机制绝不能靠"忽悠"而要靠"实效",这就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贫困摘帽"中"领导不敢百姓不愿"成舆论关注焦点
针对贫困县骗取扶贫资金、贫困摘帽过程中领导不敢百姓不愿等问题,舆论对其质疑之声日趋响亮,致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法治周末曾发文指出,贫困县未必贫困的现状已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常态,走进一些贫困县你会发现,所见所闻与贫困恰恰背道而驰。之所以滋生这些骗补骗扶的‘劣贫’行为,退出标准的缺失显然脱不了干系,想要杜绝这种现象,只能从完善退出机制入手。
凤凰财经发文指出,争戴"穷帽",虽有利益的考量,却有违扶贫的初衷,扶贫工作因此也受到颇多质疑。其实,这些现象凸显的,正是扶贫机制亟待改革的现状。
新京报发文表示,针对一些扶贫重点县不愿"摘帽"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曾发表言论,他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县只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全面小康建成的临近,重点县将逐步退出和减少,今后要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
网友"清风飘飘"认为:有些"贫困县""贫困村"在接受多年扶贫之后,本已步入"小康",却仍不舍"脱帽"、不愿"脱帽",贫困的帽子赖着不摘,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思维定式。因此,脱贫,不只是要在物质上"富足",更要在精神上"脱贫",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烦恼。
网友"小泥鳅"表示:贫困县致富也不愿脱帽的问题:脱贫后坚持帮助巩固几年是对的,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是"永远扶不起来的阿斗"。